6月6日,据信阳市淮滨县农业农村部门,经过10余天连续奋战,该县84万亩小麦收获顺利结束,实现颗粒归仓。据农情调度和实地调查分析,该县全县夏粮在面积稳中有增的基础上实现单产提高,丰产丰收已成定局。另外,预计今年全县夏播面积.4万亩,已累计播种.6万亩,占计划播种面积的92.17%。
该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振旭说,“今年我县的小麦积单产总产都有所增加,不仅产量有所提高,而且品质比较好。总体表现在一是籽粒饱满,容重高;二是无病虫粒,品相好;三是就是麦粒颜色亮丽,色泽好;四是它好卖,卖价高,效益好。”
据了解,今年“三夏”期间,该县全县投入各类农业机械多台(套),小麦机收率达99%,创历年新高。在机收率提升的同时,该县认真落实“降低机收损耗就是增加粮食产量”的理念,提升规范作业能力,着力把机收损失控制在3%以内,实现增产增收。全县小麦机收率达99%,农机作用举足轻重。抢抓农时防疫“三夏”两不误,各部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颗粒归仓。各服务点及时为跨区作业人员提供信息指引、作业对接、属地登记备案、防疫等服务。开设农机转运绿色通道,对转运农机的车辆和自走式农机实行优先查验、优先放行,对持有“两码两证”的农机作业人员,允许农机通行和下田作业。对核酸检测结果超过48小时的人员,由作业所在乡镇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党员志愿先锋队、农机专业服务社代收代种代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回服务,送维修、送配件、送技术,帮助农机手排忧解难,开展抢收抢打、技术维修和零配件供应等一系列保障服务,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小麦机收各项工作。开展“点对点”服务因疫情无法返乡农户、困难家庭;气象部门及时推送天气信息,引导抢收抢种……特殊年景,答好丰收答卷,保障措施有力有效。
为扎实做好夏粮收购工作,该县粮食储备中心积极指导各乡镇宣传落实好小麦最低收购价,做好17个粮食收购库点的腾仓工作,对80台套准备检化验仪器、调试清理设备等进行检修,对粮食收购资金进行筹措,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储粮、有车运粮”。让售粮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与此同时,秋作物播种也在紧锣密鼓中展开。该县各乡镇聚焦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前提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优质水稻、花生、玉米、大豆、红薯等的种植规模,不断提高综合效益。目前,秋作物播种已大头落地。
该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振旭说,“今年我县种植水稻是60万亩,广大农民朋友有几点要着重注意,首先在管理上面要施好送嫁药和送嫁肥。在苗插上5天之前使用药剂和使用肥料,有利于水稻返青,防治水稻的蓟马、螟虫和飞虱;水稻移栽5-7天后要及时追施返青肥;再隔一周,每亩地可以施10-15斤的分蘖肥来促进分蘖;另外还要注意水分的管理,薄水插秧,浅水分蘖,够苗晒田,足水孕穗,干干湿湿到成熟。”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