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包括能源、化工、粮价等。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主要的小麦出口,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钾肥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量的40%左右,全球钾肥一货难求,种粮的成本增加导致种植积极性不高,使得全球粮食危机更加严峻。目前俄乌冲突已经引发全球粮油价格的震荡,全球小麦、玉米、食用油出现明显上涨,国内小麦、玉米、食用油价格也相继上涨,基本是今日不问明日价(难说)。为何稻谷及其加工的大米不涨价?
1、小麦、玉米涨价
近日小麦价格从1.4元/斤左右涨到1.6-1.7元/斤,创近年来国内小麦价格新高;玉米价格也持续走强,攀升至1.4元/斤左右。再看稻米市场,稳如磐石,早籼稻收购价1.33-1.37元/斤,中晚籼收购价1.27-1.34元/斤,黑龙江圆粒粳稻价格1.32元/斤左右,南方粳稻价格1.4-1.44元/斤。
小麦大幅涨价的原因:一是俄乌退出国际小麦市场,全球小麦价格上涨,也促使小麦上涨;二是玉米小麦的饲料替代,国内稻谷小麦主粮库存充足,粮食的缺口主要在饲料用粮,受全球粮价影响导致国内饲料粮供应长期偏紧,大量小麦进入饲料领域;三是去年冬小麦播种受影响,有可能影响夏粮的收成。
2、理性看待涨价
从农民种粮的角度看,稻谷和小麦、玉米一样能大幅上涨,种植收益会更好;从经销大米的渠道商看,大米价格上涨能多获利。反过来看,小麦涨价,面粉面条厂好过了吗,消费者好过了吗?玉米涨价,饲料厂好过了吗,养殖户好过了吗?并没有,成本提高,承受得更多,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越大,而且这次小麦、玉米涨价直接受益的大多也不是种粮的农民。
一些人认为不需要种那么多粮食,只要有钱哪儿买不到粮食?俄乌冲突一发生,全球粮价大幅度上涨,而且强势对手为了消耗你,是不讲道义原则,也不讲市场规则,可能花大价钱也买不到足够的粮食。
3、稻米是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稻谷、小麦这两大主粮自给率接近%,进口比重非常小。粮食进口主要是大豆,其次是玉米及其替代品大麦、高粱,受国际粮价影响大。
稻谷、大米不涨价反映了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落实到位。民以食为先,稻米是日常的主食,价格的稳定确保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但是稻米不涨价,我们得感谢积极种粮的稻农们,还有众多米厂、承担粮食贮藏的粮库,正是他们负重前行,稻米才成了国内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粮食是生存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之需,春耕陆续开展,各地也在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考虑到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上涨,今年的农业政策也做出了调整,补贴力度加大,尽力帮助农民降低成本和稳定种粮收益。
最后,丰收来之不易,粮食安全不能忘记农民的苦、农民的累,全社会应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