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想到70年代出生的人,大体经过了交公粮到现在小麦以上的市场的价格变化。20多年前的小麦价格并没有达到1.2元一斤,那个时候小麦的说过都是各省制定的保护收购价格,平均价格在0.58~0.75元每斤的行情,但小麦的收购主体是粮管所,需要排队进行交纳小麦,然后在低价卖给或者发放给非农人员消费。所以20多年前小麦价格1.2元一斤属于一种信息误导的现象,在这里必须纠正这一做法。
对于今年的小麦价格比往年要差一些,平均每斤小麦价格在1.1元左右,这属于“潮麦”的价格,也就是含水量相对来说比较高一些。而且十几年来小麦价格低户是比较平稳的,也是小麦等产量连续十几年的上涨,使得市场上的小麦的总产量、储存量急剧增加。目前库存小麦达到1亿吨以上,已经成为了储存企业的累赘,使得储存企业每周以万吨的拍卖量投放市场,这也影响了近期小麦的价格的上涨。
目前正是北方小麦主产区成熟的季节,也是小麦收获的季节,抢收抢种是农民最忙的时候。今年小麦因为天气的原因质量非常的好,也使得今年小麦价格比去年要高一些,特别南方新小麦上市价格目前在1.16~1.18元每斤,面粉厂积极收购新小麦,说明今年的小麦的含淀粉量高质量好。
农民有一个种地情结、储粮情结,特别对于那些年龄大的老农民而言,每年必须种一些小麦,然后储存起来防止特殊年会挨饿受冻,毕竟农村有一句俗话“家中存粮,心中不慌”,这说明了农民考虑着自己的基本的生活,必须家中存有粮食才放心才能睡得着。不像现在一些年轻的农民或者是城里人,家中没有一粒粮食,一旦遇到灾荒的年头,真有可能挨饿受冻的现象,单靠国家来储存那些粮食,用不多长时间就会消耗掉。
对于现在小麦价格不是太高,在外地打工的农民而言,即便是再忙,即便是一天收入再高,也会抽时间回家收割麦子,并不是为了钱的多少,而是为了自己家中有粮食。有的农民甚至白天没有时间回家,晚上回家收割麦子,毕竟现在收割麦子比较方便,那些联合收割机昼夜的工作,这样也不耽误打工的农民白天打工的时间。也可以说到农村去看一看,现在农忙的季节,没有一块麦子会被扔掉的,都是那些农民及时收个麦子。
总之,对于20年前的小麦价格没有达到1.2元一斤的行情,那时候是粮管所收购小麦,各省制定小麦收购价。对于现代小麦价格出现了下跌的行情,现在只有1.1元/斤,除去种植成本,每亩小麦收入也只有四五百元钱,但是现在农民种植小麦并不只是为了卖钱,而是为了家中有粮食。所以即便是在忙的季节,只要自家地里的麦子熟了,就会回去收个小麦,白天没有时间,晚上也回去收割。所以农民知道粒粒皆辛苦,也知道粮食才是生存的保障,只有粮食才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当然稳定粮食价格就是稳定了社会,毕竟粮价牵扯到国计民生,牵扯到每一个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