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种小麦蠓,即黄蠓和麦红蠓,他是小麦种植过程中的一种破坏性害虫,他主要危害小麦的花、种子或籽粒,使小麦籽粒皱缩、空壳,从而降低小麦的产量,甚至结束收获,也影响小麦的品质,随着面粉产量的增加,破损的籽粒易发霉,品质下降,粉煤灰增加,面团品质下降。下面一起来了解小麦蠓的防治措施。
小麦蠓的特性
幼虫在土壤里结茧过冬,明年,他们将被发掘、化蛹、交配和产卵,他们会在没有开花的麦穗上产卵,7天后左右将孵化出来,幼虫除危害花朵外,还会趴在麦粒上吸浆,当夏天隐藏在麦外壳中以避免高温。在高湿度或多雾的天气条件下,幼虫爬到出壳外面,在土壤中挖洞形成茧越夏或越冬。
预防措施
选择抗病性强、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小麦品种。避免连作,最好与油菜、豆类、棉花、水稻轮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种植前,要将土壤翻深,并在土壤中施用化学物质,对土壤进行消毒,使土壤深层化。在多雨天气,及时排水,避免湿度过大。在小麦抽穗至开花期间,幼虫上升到土壤表面,DDVP兑水可均匀喷洒。下旬,幼虫增加土壤,形成蛹,这是杀死蠓虫的最佳时机,可在小麦与林丹粉混合土的小麦田间洒水,提高药效,兑水也可与敌敌畏乳剂一起使用。。上旬是控制成虫的最佳时间,以齐穗扬花、天晴和黄昏前喷药为宜。可按兑水比例喷洒DDVP+DMA+。
以上是分享一些小麦蠓的为害及防治方法,为避免小麦引起小麦蠓生产,农民应做好小麦虫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