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小麦种植正面临着优质专业小麦生产不足、种植技术不高等问题。据农业农村部的统计,自年以来,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为确保小麦的总产量保持稳定,必须要研究现代化的播种技术,从施肥、病虫害防治、灌溉等方面入手,提高小麦产量。为全面提高小麦施肥管理水平,优化施肥技术,种植人员必须要了解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的需肥特点,结合小麦的生长发育阶段,推动小麦高产、增收。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境内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土壤大致可分为陇南黄棕壤、棕壤、褐土地区;陇东黄绵土、黑垆土地区;陇中麻土、黄白绵土地区;甘南草甸土、草甸草原土地区;河西漠土、灌漠土地区及祁连山栗钙土、黑钙土等6个地区及19个土壤区。
甘肃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特征,干旱缺雨、温差较大。四季气候特征明显:冬季寒冷时间长,降水少;春季冷暖变化较大,升温较快;夏季降水非常集中,氣温较高;秋季初霜较早,降温速度快。由于甘肃省境内有许多高山,所以气候变化情况也较为复杂,省内可以分为8个气候区,分别是陇南南部河谷亚热带湿润区、陇南北部暖温带湿润区、陇中南部温带半湿润区、陇中北部温带半干旱区、河西北部温带干旱区、河西西部暖温带干旱区、河西南部高寒半干旱区和甘南高寒湿润区。
一、春小麦的施肥措施
1)在甘肃省境内,针对春小麦的种植,种植人员要每m2增施农家肥kg,也可用商品有机肥替代农家肥,每m2施用有机肥kg,同时采取秸秆还田措施,实现有机肥和无机肥的结合。2)小麦种植人员还需科学调整基肥和追肥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基肥要占整体施肥量的70%,追肥要占整体施肥量的30%。在施基肥时,种植人员需多施有机肥,辅以化肥,将氮肥、磷肥、钾肥搭配起来,采取分层施肥的方法。3)基肥的施肥量需结合农田的土壤肥力、产量、土壤质地等因素进行综合确定。在甘肃省的春小麦种植区域,如果目标产量为每m2产kg
以上,需施氮肥16~20kg,磷肥12~15kg,钾肥6~8kg;如果小麦目标产量在每m~kg,需施氮肥12~16kg,磷肥9~12kg,钾肥4~6kg。施肥人员要确定好不同营养元素的比例,然后结合小麦的产量水平变化,科学调整施肥量。4)在农业生产中,为确保施肥技术科学,种植人员要结合作物类型、土壤类型、营养元素等,对土壤养分进行评价,确保施肥技术符合小麦的生长发育要求。
二、旱地冬小麦的施肥措施
为进一步提高小麦施肥技术的科学性,促进小麦健康茁壮生长,种植人员要结合麦田的情况,采取恰当的施肥技术。1)对于甘肃省的旱地冬小麦来说,种植人员要在2月底到3月10日左右进行一次“顶凌追肥”,或结合降雨施肥。2)对于缺氮的农田,种植人员要每m2施用5~7kg的尿素;对于缺磷的田块,每m2要施用7~10kg的磷酸二铵,采用施肥机施入土壤。3)对于灌溉条件良好的旱地,种植人员可结合春季灌水,适当提高氮、磷、钾肥料的施用量。在陇东和陇南地区,冬小麦的种植区域要按照12∶8∶3的方案施用氮、磷、钾肥料。
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要充分考虑小麦所需要的根系营养、光合营养,了解小麦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需求,为小麦提供充足的养分,推动小麦高产增收。在实践中,种植人员需要合理施用不同比例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注重基肥和追肥的互补作用,采取分层施肥的方法,充分发挥不同肥料的优势。此外,种植人员还要结合麦田的目标产量,科学施加肥料,通过施加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全面提高施肥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