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粮价行情并不是太好,不管是玉米、小麦还是稻谷,价格都不尽人意,特别是玉米,前几天雨水来袭时价格还迎来了稳中有涨局面,但如今玉米行情却接连走跌,这让原本兴奋的粮商为此愁眉苦脸,对这无力的行情毫无办法。
除了玉米外,其他粮价也不是太好,如小麦6月份还持续高涨中,但如今价格却接连走跌,这样的行情也让不少麦农不能理解,稻谷市场更是连续低迷半年之久,这是咋回事呢?
01、玉米进口流拍近期的山东玉米行情可谓“一泻千里”,7月初还高涨的行情,结果如今价格持续大跌,让不少粮商措手不及。很多粮农去年高价收购玉米,本以为今年7-8月份行情能涨至1.6元大关,谁知如今行情却一跌再跌,东北已跌破1.3元,山东也已陆续跌到1.4元/斤左右。
从今天行情来看,山东到货量为车,因到货量大增,企业的压价底气高了起来,如滨州金汇跌了0.5分,行情为1.41元/斤;邹平容海跌了0.2分,行情为1.元/斤;沂水青援跌了0.5分,行情为1.元/斤;成武大地跌了0.5分,行情为1.元/斤;中谷淀粉跌了1分,行情为1.41元/斤;诸城兴贸跌了1.5分,行情为1.元/斤。
而在东北地区行情偏稳,目前的企业库存比较多,但开工率不高,对玉米的收购量降低,很多企业已选择停机检修。华北行情小幅度调整,整体行情稳定,饲企本着随采随用的原则,很难拉动刚需反弹。而在南方,玉米行情有所稳定,主要是进口量偏多,再加上拍卖率也不是太高,市场购销冷清。
近期的玉米行情走低,和进口拍卖流拍有很大关系,在前4轮玉米拍卖中,其成交率一跌再跌,可见企业的需求有多低迷。而如今第5拍也已结束,其中乌克兰玉米投放广东吨,但只成交了吨,且均是以元/吨底价成交,也就是1.25元一斤;美国玉米投放12.吨,但只成交了吨,其成交率才不过6.73%。
也就是说,此次总投放量为吨玉米,只成交了吨,其成交率跌至8.%。而前2次成交均是%,第3次为74.73%,第4次成交率已跌至20%以下,这次更是创下新低。同时,前3次拍卖底价是元/吨,其成交溢价幅度为10-20元,而这次拍卖底价才-元/吨,但几乎是底价成交。
进口玉米的拍卖遇冷,也意味着7月的玉米需求降至低谷,随着进口玉米的增多,国内玉米价格怕是会继续探底。
02、小麦“大降温”从6月份小麦上市时四处抢购到如今麦价接连“降温”,说到底市场对小麦的采购力度降低,而随着天气炎热雨水增加,小麦存储难度加大,不少农户将手里普通小麦卖出去,但因前期采购量超多,结果近期中储粮、多地储备库、不少企业都选择停收。
特别是近期的面企开机率下跌,企业不愿意高价采购小麦,这只会额外增加成本。同时,饲企近期的销量也在下降,很多养殖户纷纷自制饲料减少成本,结果饲企对小麦的收购热情也在下降。
正是这么多的利空之下,小麦价格也迎来了“大降温”,如亳州收购价跌了0.5分,行情为1.27元/斤,邯郸麦价为1.28元/斤,安阳麦价为1.元/斤,焦作麦价为1.元/斤,驻马店麦价为1.元/斤。
如今主产区的贸易商收购行情为1.15-1.25元/斤,面企行情为1.2-1.3元/斤,尽管相比6月份价格偏低,但总体行情比起去年依旧偏高,因此企业不愿意高价采购,结果小麦行情也就此持续偏弱中。
03、稻谷量价齐跌除了玉米、小麦行情下跌外,稻谷行情也有所低迷偏弱,从昨天的拍卖来看,投放市场中的60.6万吨粳稻只成交了吨,其成交均价为.7元/吨,成交率也跌至2.44%。
投放的48.79万吨早籼稻只成交吨,且以底价元/吨成交,其成交率为0.08%;投放的60.9万吨中晚籼稻中,成交了吨,其均价为.31元/吨,成交率跌至1.63%。
这次的临储拍卖可谓是量价齐跌,很多人纷纷猜测接下来稻谷行情已没有出路,预计7-8月份稻谷只会持续低迷中,主要是如今处在消费淡季,再加上今年稻米销量一直不是太好,价格恐怕会持续低迷中,不过江苏粳稻行情偏好,出库价在1.47-1.5元/斤,接下来仍会稳定运转。
粮价的低迷下滑,其实和消费淡季有很大关系,因此大家别抱有消极心态,相信接下来行情仍有利好的转变,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