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小麦岛挺火,外地人来青岛,小麦岛成了网红打卡地,与大学路鱼山路的红墙有一拼。
我经常去银海大世界里面的酒店吃饭,经过小麦岛时,发现来来往往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时候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跟赶集似的。这里贴出来的几张,就是我用手机顺手拍的,太阳耀眼,看不清手机屏幕,我胡乱摁了几下。
还有拍婚纱照的,留长发的摄影师扛着长枪短炮,小姑娘在旁边打反光板,热闹,也是景观。
其实我接触小麦岛很早,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我在青岛大学混文凭,晚上和作家班同学出去逛,走出南大门不远就是小麦岛。
那时候小麦岛没有路,只能趁跌潮的时候,沿高一点的碎石路进去,四周黑黢黢的,满天繁星,荒凉幽静,还夹杂着一点阴森森的味道。
记得当时我们从青大宿舍楼出来,一路上都是坑坑洼洼黑灯瞎火的庄稼地,高一脚低一脚,再穿过麦岛村。
当时麦岛村是一片低矮的平房,石头和砖混砌,红瓦屋顶,真是个朴素的小渔村啊。现在早成了一片高楼大厦,辉煌气派。
据说麦岛村民创造了拆迁补偿的高价先例,进门就算面积,院子墙什么的,每平方一万起步,否则打死不搬。
最后开发商山东省房地产公司,咬牙把麦岛的村民,整整齐齐送进了百万千万亿万富翁的队伍。
一次在酒桌上,一个浮山后的拆迁户,谈到麦岛拆迁羡慕不已,他说他们被上面骗了,什么城市改造服从大局,领导动员花言巧语,当地居民只拿了有限的补偿。
可不是嘛,那些年老百姓听话,老区改造给点钱给套房子就搬,钉子户很少。
听说早先拆迁改造的沧口、杨家群、李村等等,知道了麦岛村民的拆迁补偿,现金和新房置换都高出一大截,懊悔叫骂,捶胸顿足。
的确,能哭的孩子多吃奶,坦白从严抗拒从宽,一点不假。
麦岛是个好地方。青大中文系的鲁原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他在筹建青大时从广西大学调来,鲁原老师说青岛大学位置太好了,背依浮山,面朝大海,与小麦岛遥遥相望,风水极佳。
记得作家班的同学、莫言的老乡诗人刘浏,上学期间与青大美术学院的女生谈恋爱,写过抒情诗《小麦岛的爱情》,但刘浏真实的爱情在小麦岛上无疾而终。
刘浏后来在西安成家结婚。
我后来在蚂蚱眼的摄影作品里看过小麦岛,上面堆满了木船的尸体,好像周围的渔民,把报废的渔船,都放到这儿了,场面颇为壮观。
特别是蚂蚱眼用仰拍,那些破船拥挤高耸,好像小麦岛上又多了一座山。蚂蚱眼的摄影作品题目是《船的残骸,船的墓地》,后来获得了山东省地理风光摄影奖。
听哥们高兵说,小麦岛看着不大,上面还有不少建筑呢,有潮汐观测站,纺织工人疗养院,但都荒芜了,只留下些残垣断壁。
这更激起我的好奇心,可一直未去探险,心里觉得反正在身边,跑不了,不着急。
再后来小麦岛突然出名了,说是被迪拜的富豪看上了,好像报纸也发了消息,内容确实是中东的富豪要投资,改造小麦岛。
百姓坊间传言,迪拜人要把小麦岛打造成世界赌场,四面都是海嘛,只有坐船才能进去,便于控制宾客,安全。
我想象着小麦岛灯红酒绿,来自全球各地的赌客叼着雪茄,游艇和美女云集,我们青岛人能听到美元在老虎机里哗啦啦的声音。
不知为什么迪拜的王子一直没来。
一次在酒桌上,人们说起小麦岛,荒凉搁置了好多年,少挣了多少税收啊!在座的一个老板说,小麦岛情况有变,国外的资本家不来了,主要是没办下赌博资格证,还有配套的色情服务,与咱们国家的法律不符呀。
老板大咧咧地说,他所在的集团现在接收小麦岛了,准备在上面搞个五星级酒店,四面都是海景房,媲美迪拜的七星级帆船酒店。
我们有些吃惊,大手笔大投资啊。
可是又是几年过去了,小麦岛还是静悄悄的,潮涨潮落,荒草萋萋。
直到一两年前,小麦岛的岛主崂山区*府,终于按捺不住,也许群众反映施压的原因,*府拨款修建,硬化道路,小麦岛与陆地连接,整个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免费的新景观——小麦岛公园。
前不久看到高兵和网友春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