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80年代割小麦,在农田里的晌午饭,你
TUhjnbcbe - 2024/7/6 16:38:00
专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cm.39.net/bjzkhbzy/240630/n5ppmq0.html

在机械化、集约化的时代,我国的农业也朝向现代化过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更强,很多农民依靠农业赚上了大钱,特别是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他们在农业上的收益更高。

正是在农民的辛勤努力下,粮食产量也在不断升高,三大主粮产量已接连6年实现年产1.3万亿斤,大大超越粮食安全防线,让每个人在饮食上都能得到保证,不需要担心吃不饱的问题。

同时,在机械化的背景下,如今农民在农耕上的效率增加,很多人在家里承包几十亩地,农闲时再外出打工,这样两头赚钱,一年赚上七八万很正常。

然而,80年代种地却不是那么轻松,当时我国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广大农民还要依靠种粮满足食用需求。那时候外出工作的农民也不多,大多数家庭还是依靠几亩地谋生。

在那个特殊年代,农民种地都是靠人力,不管是耕地还是播种或收割,一家人都要上阵,就连七八岁的孩子也要在农田里捡遗留的麦穗。

在当时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农民为了能够抓住农时,及时将小麦收割、将秸秆运回家,通常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连中午也不会回家。

那么不回家,大家如何解决吃饭问题?其实每个农民都会带上“晌午饭”,在农田地头解决吃饭问题。那么,你还记得当时吃的什么吗?

作为75后,笔者对“晌午饭”还是有记忆的,当时我家比较穷,吃的很简单,只要能吃饱饭就行,通常是带上几张烙饼,上面放上一些苋菜或鸡蛋,然后再灌上两瓶开水,拿上咸萝卜干。

中午时,父亲就会招呼妈妈、姐姐、爷爷和我,一同在地头解决吃饭问题,尽管吃的很简单,但那时候却吃的津津有味,毕竟大家忙了一上午,肚子真的饿了,觉得什么都好吃。

叔叔家那时候还算有钱,2个堂姐嫁了好人家,每次他们家割麦子时,叔叔、2个堂哥、2个女婿都会过来帮忙,很快就能将一块麦地割玩。

不过为了能赶上农时,他们中午也在田间解决吃饭问题。

一次,我去过他们吃饭的地方,发现他们吃的是啤酒、变蛋、烧鸡,看到我后,堂姐还拿了一瓶橘子水,并招呼我一起吃饭,这是我吃过最好的晌午饭,直至今日也难以忘怀。

还有一个多月,农田的小麦又要收割了,然而,如今的农机器械20分钟就可收割一亩地,再也不需要人力采收。

感谢国家,让今天的我们幸福又快乐,让每个人都能吃上饱饭.

1
查看完整版本: 80年代割小麦,在农田里的晌午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