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看到这个问题,一是比较接近我学的专业,二是农民比较关心的问题。回答者也不少了,我用另外一种方式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解读:
小麦的简要介绍
小麦属于粮食作物中的一种,分成春小麦和冬小麦。
其中冬小麦是指头年秋天种植(秋分左右种植);春小麦一般是在高纬度地区种植的,因为高纬度地区冬季非常寒冷,秋天种植的小麦发芽以后在寒冷的冬季就会被冻死,因此这种小麦要在春天气温回升以后种植。
春小麦和冬小麦的收获季节不一样,春小麦一般在3月下旬或者4月上旬播种,到7月中下旬才能收获,是春播秋收;而冬小麦是农历8月分播种,到了第2年的农历5月收获,是秋播夏收。
北方地区的居民习惯吃面食,这种面食很大比例来自于小麦,比如馒头、饺子、包子、饼、面条等等。
小麦的生长环节有哪些
小麦的生长周期一般为8个月的时间,和胎儿在人体内的发育时间比较接近。小麦的生长环节大致分为12个时期:
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在这里以冬小麦为例谈谈其中的几个关键时期——
分蘖期出现在农历9月份,是指全田50%的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厘米的时候;
拔节期出现在农历3月份,是指小麦的主茎第1节间离地面1.5-2厘米的时候;
灌浆期出现在农历4月份,是指小麦籽粒形成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小麦的茎叶通过光合作用将产生的淀粉和转化的蛋白质通过同化作用贮存在小麦种子内;
成熟期出现在农历5月份,是指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和颜色,含水率降到20%以下,干物质积累停止,临近收获了。
麦望三月雨,最怕四月风
通过这几个环节来看,拔节期和抽穗期都很关键。拔节的时候,正如孩子生长的快速期,如果缺乏了营养和水分,还能长高吗?
小麦也是如此,在拔节的时期,特别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特别是北方地区,本来就是春旱,尤其盼望及时的春雨,因此有“麦望三月雨”的说法。
小麦抽穗期遇到了大风天气,很容易出现倒伏现象,应该如何处理?
每年的4月份,小麦就进入了灌浆期,这段时间小麦的秸秆长得比较高,如果遇到大风天气,就容易出现倒伏,会引起小麦的减产,因此有“最怕四月风”的说法。
为了解决三月雨的问题,可以通过人工降雨和兴修水利灌溉的方法;为了解决四月风的问题,一是在播种前选择抗倒伏的小麦品种;二是减少小麦种植的密度;三是预防病虫害,防止根系和秸秆产生腐烂等等。
今年这个4月大风天气还真的不少,对小麦的生长真是捏着一把汗,但愿大风天气就此结束吧,给农民一个好的收成!
#三农生活#
我是朗月寒雪,感谢阅读,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