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来一次历史穿越,一起过一次被人遗忘的春天
TUhjnbcbe - 2024/3/15 22:33: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458713.html

与春天最离不开的话题,那当然属于雨和花了,这是些古代文人文思泉涌的大好题材之一。关于春天这样的一个美丽季节,勤劳智慧的祖先们还专门设定了一个节日的,那就是花朝节。这一节日一般定于在农历的二月廿二日,属于汉族的传统节日,只是现在渐渐被人遗忘了。节日来临这一天,大家约上亲朋好友一起去郊外踏青,呼吸下春天里的新鲜空气,年轻的女孩子们用彩纸裁剪成花朵样的装饰挂在树枝上,供人们欣赏。人们还会去到花神庙祭祀祈福,拜拜花神,祈求好运。四处一片生机盎然,充满了春天喜悦。

关于这个节日,其实大家都不应该陌生,在中学课本上有一篇文言文,是明朝的文学家袁宏道写的《满井游记》,这就是作者在花朝节当天和朋友去北京近郊一个叫满井的地方游玩的真实记录。如今读起来还是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袁宏道家里三兄弟都是大文学家,他排行老二,因为祖籍是湖北省公安县,后来他们三兄弟被文学史上称为公安派。在明万历二十六年,即年,袁宏道被大哥推荐到北京做官,被授予顺天府教授,第二年又升为了国子监助教,明朝的国子监有行*和教育双重身份,一是相当于如今的教育部,二是相当于北大清华。袁宏道当时的官职相当于大学助教讲师之类的身份,但也算是吃皇粮的国家公职人员了。

到北京后的第二年初春,在这样的生活工作背景下,袁宏道约上了几个好朋友,在花朝节这一天去北京近郊的满井游玩。虽然他官职不高,但凭他的文学功底写下的这片关于春天的游记虽寥寥几笔,却是是让人津津乐道的,一幅春天的画卷在读者面前可谓生动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1、视野先是由远及近,由上至下。“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他看到远处的大堤上高高的杨柳,地上的土地也显示出了被湿润的空气浸湿后的湿润感,眼前相当的空阔,自己从北京城里走到这里,就像是一只刚刚从笼子里放飞出来的大雁。湖水的冰面开始慢慢融化了,稍微看得清一点点波浪在翻动,还有小鱼儿的身影,湖水清澈见底,就像是从箱子里刚刚打开的一面镜子一样明亮。虽然是视觉上的文字描述,但是动景画面也感受明显,但是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杨柳在飘摇,水在流动,鱼儿在水里追逐一样的欢快场景。

2、视野再由大到小。“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北京北边的燕山山脉因为积雪融化了,就像是刚刚用水擦洗过一样,颜色非常鲜艳,又像是少女的脸颊那样光滑洁净。柳树的枝条想抽出来又还没有完全抽完的样子,在微风里摇曳,绿油油的麦地里的麦子发出了小芽,露出土外,但是还很矮,就像小狗身上的毛发一样,就一寸长左右。这里对景物的表述用词都很严谨,多年后结合我们现在看到北京市区的初春时节燕山的面貌、小麦生长的情况,也是恰如其分的。

3、视野最后由静到动,人与物结合。“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当时的游人还不是特别的多,有人在烧泉水泡茶喝,有人在演奏乐器唱歌,还有人穿着漂亮的衣服在散步。春风吹着还是带着点北风的感觉,风力有点大,但是步行走路,后背已经微微出汗了。在沙地上晒太阳的小鸟,在水里面逐浪的小鱼,都非常的快乐惬意,所有的动物都显示出了欢乐的心情。作者就像是我们现在的一个摄影爱好者一般,一只小鸟,一条小鱼都是他出游取景过程中最好的素材,及时地捕捉了进来。

4、最后触景生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如果每天在城里,还真不会知道郊外的春来已经到来了,又能游山玩水又不影响自己的工作的,就是他这样的官职了。这句话放到今天还是能触动很多人的内心,长期在城里工作生活都不知道外面的自然景色,哪怕节假日去游玩又一直担心自己工作上的事情,也不能尽情地去放松放松。

多年过去了,生活在现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生活里,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对这样的一篇游记的此情此景真的是垂涎欲滴了。是否也能有这样一次机会,我们在初春时节,约上好朋友,带上茶具,穿上轻松休闲的衣服,找到一个有山有水的人少的僻静之地,我们喝着茶,哼着歌,看着这大自然的一花一木,一山一水,好好过一个当下生活背景下的花朝节。

1
查看完整版本: 来一次历史穿越,一起过一次被人遗忘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