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出品,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小麦迎来反弹后,当前主流价格已基本提升了一个挡位,从原来的1.50-1.55元/斤涨到了1.55-1.58元/斤左右,并且正在向1.6元/斤逼近。
但是我们近期也可以注意到,小麦的涨势开始渐渐走弱,并且在7月30日时河南出现了小麦价格的首落,这不禁令市场担心:小麦是不是又要落了?转眼进入到了8月份,8月的小麦还能保持上涨趋势吗?
进入8月份,小麦市场面临3个变化:
1、面粉正在悄悄上涨
随着小麦价格反弹,我们注意到,已有部分面企开始上调面粉价格了。不过,上调的原因倒不是下游需求增高,而是出于两个压力:
一是小麦价格上涨,无疑增加了面企的压力,原料涨了,而面粉消费低迷,面企承压提价。
二是麸皮持续阴跌,部分厂家报价已接近1元/斤,这对面企来说又是一大压力,所以这部分压力也转嫁到了面粉调价上。
不过调价幅度并不高,涨幅在1-2元/袋,这对于市场消费来说,影响不大。面粉不像猪肉,猪肉价格稍微上涨就能明显感觉到压力,面粉上调1-2元/袋对消费整体影响不大。
为什么要强调对消费的影响呢?
因为8月下旬消费利好较多。
2、8月下旬利好偏多
别看7月消费平平,但是到了8月变化的几率还是挺大的。
一是今年8月7日即是立秋,立秋以后虽然仍是伏天,仍然闷热,但是已经慢慢开始转凉了,按传统消费趋势来看,立秋后面粉消费需求将渐渐转好。
二是9月各大学校开学,那么食堂在8月下旬以后就开始着手备货了。这对于面粉消费来说,又是一大契机。虽然今年受疫情影响,消费有所减弱,但是食堂等需求回落幅度很小,毕竟这是刚需。
三是相信很多朋友已经注意到了,今年的中秋来得比往年要早,记得年的中秋节与十一国庆节是同一天,而去年的中秋则比年提前了10天,而今年就更早了,又比去年再提前了11天,今年9月10日就是中秋了。
同样是中秋,为何有早有晚呢?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古代使用的是农历法,以月球的圆缺为依据来制定日期的,这样能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根据农历规定,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12个月下来就是天或天,与我们所说的阳历的天或天有一定差距。为了弥补这个差距,那么就在一些年份中安排了闰月,于是中秋也就跟着变化,要么提前,要么推后。
为啥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