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年我国夏粮生产情况。数据显示,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万吨(亿斤),比上年增加.4万吨(28.7亿斤),增长1.0%。其中小麦产量万吨(亿斤),增加.6万吨(25.7亿斤),增长1.0%。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解读夏粮生产情况时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同责,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克服冬小麦晚播、农资价格上涨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不利因素影响,夏粮实现增产丰收。
夏粮播种面积稳中略增
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千公顷(万亩),比上年增加92.1千公顷(.2万亩),增长0.3%,连续两年实现增长。其中小麦播种面积千公顷(万亩),增加50.8千公顷(76.2万亩),增长0.2%。
王贵荣表示,夏粮播种面积稳中略增的主要原因,一是压实粮食生产责任。*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各地层层压实生产责任,实行耕地保护**同责,严守耕地红线,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二是加大*策支持力度。国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农民种粮补贴,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推动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各地也统筹安排资金加大扶持力度,保障农民种粮收益。三是稳住冬小麦播种面积。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克服严重秋汛影响,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扩大非灾区面积等方式,基本稳住冬小麦播种面积。四是扩大春小麦种植规模。*、甘肃、宁夏等地积极扩种春小麦,全国春小麦播种面积千公顷(万亩),比上年增加.1千公顷(.1万亩),增长22.6%。
夏粮单产小幅提高
年全国夏粮单产.6公斤/公顷(.4公斤/亩),比上年增加34.9公斤/公顷(2.3公斤/亩),增长0.6%,其中小麦单产.3公斤/公顷(.2公斤/亩),增加43.0公斤/公顷(2.9公斤/亩),增长0.7%。
数据海报丨年我国夏粮生产喜获丰收:播种面积稳中略增夏粮单产小幅提高
在王贵荣看来,全国夏粮单产小幅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二是多项措施精准发力,针对播期推迟,各地提高整地质量、增加播种量、增施底肥,减轻晚播影响;针对病虫害发生风险高,开展统防统治、“一喷三防”全覆盖,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发生面积大幅减少;针对局部地区疫情影响,及时打通农民下田、农资到店、农机上路等堵点卡点,推动春管夏收有序开展。三是生产条件持续改善。近年来,各地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着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培育推广优良品种,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粮食单产水平稳步提高。
“年我国夏粮生产喜获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为稳物价保民生、稳定经济大盘、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坚实支撑。”王贵荣说。
来源光明网
编辑曾田
二审刘娟
三审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