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刘金震
如何护好老百姓的“粮袋子”,种子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素。5月25日,记者从青岛农业大学了解到,教授团队近期走进田间地头,探访新品种“青麦11号”“青麦H”。小麦新品种特点鲜明,抗旱耐盐、高产优质,田间长势喜人,丰富了“青农牌”品系,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风吹麦浪在田间摇曳,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色,着实带来迷人的感觉。青岛农业大学张玉梅教授带领团队赴平度、胶州等地考察“青麦11号”田间长势,在持续干旱条件下,该品种表现出明显优势,传递着夏粮稳产增收的信心。记者了解到,“青麦11号”是学校张玉梅教授团队于年以莱农01为母本、烟农21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的,杂交后代经系谱法连续多年定向选择,于年育成,并于年通过山东省旱地品种审定(鲁审麦0018),目前正在国家旱肥组参加区域试验。
据张玉梅教授介绍,该品种冬性,幼苗半直立,越冬抗寒性好,株型半紧凑,叶色浓绿且叶片蜡质层厚,旗叶小而略宽、挺拔,抗倒性好,熟相好;株高75.9厘米,亩最大分蘖93.2万,亩有效穗万,分蘖成穗率5.%;长方形穗,穗粒数3粒,千粒重37.3克,容重克/升;长芒、白壳、白粒、半硬质;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87.9公斤/亩,生育期天,比对照鲁麦21增产5.21%。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对赤霉病、白粉病、茎基腐病、叶枯病、条锈病均达高抗水平,叶锈病年表现为高感而年表现为中抗;、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为籽粒蛋白质平均含量1.%,湿面筋平均含量3.7%,沉淀值36ml,吸水量6.1ml/g,稳定时间6.29min,面粉白度72。经鉴定,该品种非常适宜在山东省乃至黄淮海北部麦区旱地及盐碱地种植。
“目前全省小麦正值灌浆期,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穆平教授带领团队成员来到即墨区小麦示范田,对小麦新品种“青麦H”进行了现场考察。记者了解到,青麦H(鲁审麦6022)系穆平教授课题组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于年11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具备高产特性,在小高产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6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3.9%;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2.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5.7%,较常规品种抗逆性突出,在水肥条件较差的地块也能获得高产。据介绍,该品种突出解决了高产优质和抗逆性的矛盾,越冬抗寒性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初步估算可为种植户亩均增收.8元。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该品种籽粒蛋白质平均含量1.2%,湿面筋平均含量36.7%,为优良的中强筋小麦。该品种适合山东省小麦种植区域内中高肥地块种植,也可在旱肥地、中轻度盐碱地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