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是清秋。
已经进入秋分节气,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品味秋收喜悦的同时还要抢时秋种,适时播种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以为来年的丰产打好基础。
进入秋分,南北气温加快回落、日照缩短,各地将陆续播种冬小麦,尤其是华北地区,以便充分利用冬前的光照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平稳越冬,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
其实,在培育冬小麦壮苗时,除了要做到抢时播种、适当播种深度、合理浇水追肥等细节外,小麦出苗以后适当压苗也是不能少的。
为什么一定要对小麦压苗?什么时候压苗最好?怎样压苗?掌握这些窍门,你家小麦冬前根壮苗好,能很好提高幼苗的抗逆性,从而减少冻害损失。但是,有不少农户却嫌压苗麻烦,尤其是人工压苗,于是他们除了必要的浇水施肥,其它促壮控旺措施基本不用。
一、为什么冬小麦“压苗”不能少?近年来,很多农户采用“秸秆还田”和“旋耕未耙”种植冬小麦,这些方法容易造成耕层土壤不实,形成许多孔隙而“跑风漏气”,使得小麦种子及其根系不能充分与土壤接触,以及土壤水分养分流失,极易形成悬空苗、疙瘩苗、缺苗断垄等现象,不利于麦苗健壮生长和形成冬前壮苗。
另外,肥水过量易使幼苗冬前出现徒长现象,形成“头重脚轻”、“旺长苗”的麦苗,其抗寒性较差,不利于麦苗平稳越冬。
适当对小麦进行压苗,具有较大的好处:
概况来讲,压苗可以提高土壤紧实度,保持土壤表层水分,避免土壤下沉,即有压碎土、有利保墒、有利出苗的作用,同时,还能提高幼苗的抗旱和防冻能力,有助于控上促下,促进小分蘖和次生根的生长。因此,压苗是冬前麦苗健壮生长的重要措施,为小麦平稳越冬、来年返青生长和增产提供有力保障。
二、冬小麦的“压苗”方法冬小麦压苗方法比较简单容易。一般来说,从播种后到越冬前,可视情况对麦苗进行2轮压苗。其中,第一轮压苗可以在播种后3-5天内,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第二轮适宜在小麦幼苗3-4叶期和土壤出现反复融冻(即冰晶白天融化夜间凝结)时进行。
第一轮压苗其实是压实土壤,主要是为弥合土壤裂缝,以让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从而促进种子早萌发出苗。第二轮压苗主要是为培育壮根壮苗,控上促下,促进低叶位分蘖早生快发和根系发育,有利于幼苗在冬前形成壮根壮苗。其中,第二轮压苗一般需要进行2-3次,每次间隔7-10天。
具体来说,比较简单且低成本的方法为:将一根粗细均匀的木头锯成较宽的长度,木头重量保持在10-30公斤,然后拖着它碾压麦苗,在麦田来回碾压一遍,即压苗为一次。当然,有条件的农户可以使用机器来对小麦进行压苗,毕竟这种方式简单省事,节省人工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压苗的次数和强度,要视苗情来确定。旺苗要重压,一般1次压苗可有效抑制徒长7-10天,旺苗连续压2-3次为宜;弱苗要轻压,以免损伤叶片后进一步减弱分蘖。另外,压苗时要注意土壤墒情,如果出现土壤过湿、冰冻天气等情况不宜压苗。
我国今年夏季遇到了极端天气,南方高温干旱,北方多雨偏凉。“事出反常必有妖”,截至目前,国内外有关气象机构、专家学者已预测今年冬天大概率将出现“三重拉尼娜”现象,意味着今年冬天很可能是个冷冬,旺长小麦、长势较弱的小麦很有可能会遭受严重的冻害。
因此,各位农户一定不能忘了,对今年的冬小麦进行压苗,以防止小麦冬前旺长,助力冬小麦平稳越冬,降低冻害对其造成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