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主治白粉病的四氟醚唑,在小麦种植区火爆一
TUhjnbcbe - 2023/10/8 16:27:00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m.39.net/disease/a_5786050.html

四氟醚唑的前生今世

对于三唑类杀菌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以三唑酮、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己唑醇为代表的传统三唑类杀菌剂已经深入人心,甚至上市最早的三唑酮,如今依然在防治小麦病虫害方面发挥余热。

新一代三唑类杀菌剂如氟环唑、氟硅唑、戊菌唑等,虽然价格依然处于高位,但以其优秀的防病治病效果,逐渐走向杀菌剂市场前沿。

但在新一代三唑类杀菌剂中,还有一位叫做四氟醚唑的成员,想必大家就比较陌生了。

和其它三唑类杀菌剂均出自于名门大族(戊唑醇和三唑酮均出自拜耳、氟环唑来自巴斯夫、苯醚甲环唑来自先正达、氟硅唑出自杜邦)有所不同,四氟醚唑为意大利一家名不经传的农药企业研发。

虽然以进口农药的名头进入我国市场,但在市场推广方面,实力远远落后于其他世界农药巨头,再加上诸多三唑类杀菌剂在防治病害时的同质化,一旦推广不力,就有可能淹没在诸多杀菌剂的汪洋大海里。

如氟硅唑、戊菌唑、粉唑醇等,注定只能在局部区域流通。

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缺乏吆喝的产品,哪怕本身是个好产品,但一定是不为大众所知的产品。

另外,四氟醚唑为上世纪90年代研发的三唑类杀菌剂,和其它常见三唑类杀菌剂相比,属于较为“年轻”的一个品种,当该产品在我国专利到期后,杭州宇龙抓住商机,于年成功研发出95%四氟醚唑原药,且含量还要高出意大利进口1%。

较为遗憾的是,缺乏其他国内企业的跟进,也让四氟醚唑这个产品,很难在诸多竞品中做到一枝独秀。

四氟醚唑具有哪些优势

在诸多三唑类杀菌剂中,四氟醚唑又具有哪些与众不同的优势呢?

①安全性

众所周知,三唑类杀菌剂对作物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抑制性质,所以,作物苗期(禾谷类作物除外)一般不推荐使用三唑类杀菌剂。

也正因此,四氟醚唑的安全性就得到了凸显,既不会干扰植物体正常的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也不会抑制作物正常生长,即便在高温高湿下使用,用于各个生长阶段的作物,也没有药害现象发生。

②专业性

三唑类杀菌剂对白粉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唯有四氟醚唑强调了对白粉病的突出效果。

也许,将产品定位主治白粉病,或许是四氟醚唑在诸多三唑类杀菌剂中得以出圈的突破口,和“包治百病”(卵菌纲除外)的三唑类同行相比,专治白粉病就让四氟醚唑有了固定的市场空间。

③稀缺性

当前在我国农业农村部获得农药登记的四氟醚唑共有18个产品,其中单剂11个(含3个原药证件)、混配剂7个,登记防治对象均为白粉病,这在诸多三唑类杀菌剂中,属于比较罕见的。

据佰秀农业了解,在仅有的15个四氟醚唑单剂和混配剂证件中,在市场上流通的四氟醚唑产品更是少之又少,目前有杭州宇龙相关产品在草莓和葡萄作物上打开了一定的名气。

证件的稀缺也是把双刃剑,一旦四氟醚唑原药价格下调,在作物病害尚未产生病害的前提下,四氟醚唑一旦推广普及,最终效果将是极具性价比的。

四氟醚唑曾在小麦种植区火爆一阵子

为啥如今没了动静

多年前,在河南、皖北等冬小麦种植区,四氟醚唑被推广应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只是,在小麦种植区火爆了一阵子后,便没了动静,如今的四氟醚唑,已经完全退出了小麦病害防治市场。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①性价比

当时的四氟醚唑,仅单一成分,亩用药成本就达8元以上(混配剂价格更高),在白粉病不是每年都能发生的前提下,如果仅仅用于预防,这个价格明显高于其它三唑类杀菌剂。

后来,在综合防病治病能力更强的苯甲丙环唑和氟环唑的冲击下,只能无奈退出小麦市场。

②速效性

在种植户看来,价格高的杀菌剂,既要防病优秀,又要杀菌优秀,还要见效快,只有如此,才能符合高档杀菌剂的气质。

然而,四氟醚唑虽然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均为出色,但却不具备速效性,一般在施药7天后才能达到杀菌高峰,这种特质,看起来没有问题,但和当今的杀菌理念有所冲突。

③市场定位

作为一款见效较慢的保护+治疗型杀菌剂,同时还具有极好内吸传导和安全性较高的杀菌剂,四氟醚唑的定位也许并不在大田作物上。

用于经济作物白粉病防治,或许是当前四氟醚唑最好的市场定位。

当四氟醚唑自降身价后,或许又能重归大田,毕竟是价格限制了它的优秀,却限制不了它的未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主治白粉病的四氟醚唑,在小麦种植区火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