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12月23和24日,分别为北南小年,即23日先北小年,接着便是南小年,这小年比较起大年来,人们的重点则是主要围绕在清理家室及准备年货上。
因此在小孩们看来,这过小年的“体验感”就会稍逊于过大年,因为每当这个时候,孩子们都会被家长从被窝里拽起去干家务,即便干完了家务,也要随大人们去采买年货。
关于为什么小年节要干家务,这是因为小年的前身其实是“灶神节”即“灶节”,而每逢古人过灶节,这早上必须清洗灶台,而晚上则要组织周遭亲朋给灶王上供祭祀。
而在这贡灶王和祭灶王的主要用品中,最必不可少的便是麦芽糖了,因为旧时小年临春,彼时土地温度会稍有回暖,加上空气湿润,所以地里的麦芽便会在此出来。
故而小年前后也多是新鲜麦芽糖的上市热潮。其实制作麦芽糖其实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难,一般只需要准备小麦苗(麦芽)、糯米和清水三样东西即可,下面就教大家如何在家熬制麦芽糖。
麦芽糖的制作方法:首先在做麦芽糖前,我们得先培育一波小麦苗,所以就得先从麦种开始挑起,要记得把小、萎、黑的麦种先排除出来,然后把剩下的麦种放在水中先浸泡一晚。
接着次日,就可以先将小麦控干水分,然后把小麦放置在厨房纸上,再往上面覆一层泥土,以让小麦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接下来的几天,就每天浇上一点水,便可静等小麦长大,当然期间也别忘了把坏了的麦种给挑出来。
在我们等小麦苗长到食指高的时候便可收割备用,之后拿出准备好的糯米,一般做麦芽糖要准备2斤以上的糯米,这2斤糯米记得要淘洗干净,再放入电饭煲内,像平时煮饭一样煮熟。水可以多加一点点,把糯米煮得稍微软一点
再后我们便可将收割来的麦苗清洗干净,然后放入搅拌机打碎后再置入煮好的米中,再混合了小麦苗后的米浆记得要保持40度的恒温,这个温度一般的电饭锅保温都能做到,所以我们只需要将米浆置入电饭锅内保温即可,使它们发酵六个小时后便能取出。
如果前面的步骤没错,那么发酵好的米汁便会发出甜味,之后便可将浆液同渣滓分离,然后将分出的浆液进行熬制。
一般熬制方法是先用大火先熬20分钟,然后再转中小火,待水分差不多熬出,浆液变成了肉眼可见的琥珀色糖浆时,就差不多大功告成了,当然期间不要忘记用木勺进行搅拌,最后也记得准备好一个无油无水的玻璃罐以方便储存。
在古代,每逢小年几乎家家都会熬出一点麦芽糖,而这麦芽糖除了可以用来“堵”灶王爷的嘴外。古时妇女产后,也会多用麦芽糖以补充体力,加之古人认为麦芽糖性温,味甘,无毒,经归肺、胃,所以有补虚健脾、润肺止咳之效,所以合理食用麦芽糖还会给人体带来三个可喜的变化。
面色变好了
相传当年张仲景行医时,因为疫病流行的缘故,当时人们大多面黄肌瘦,即便吃得再好,这脸色却依旧苦黄,甚至白天农作之时也大多精力丧失,为此张仲景便亲身配药制汤,终于也是做出了一道名为“小建中汤”的汤方。
其中能使小建中汤起效的“引材”正是麦芽糖,也就是当时人们所说的“饴”,而时至今日。
经现代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人体在食用麦芽糖以后,可以使身体加快对钙镁锌等矿物的吸收效率。加之麦芽糖在煎熬过程中,会富含很多原先小麦苗中的纤维成分,故而适当地吃麦芽糖,便可起排毒养颜之效。
身体不燥了
而除了东汉张仲景善用麦芽糖以配合汤方外,另外清代《金匮翼》作者尤怡也是善用麦芽糖的高手,其中大名鼎鼎的“黄芪汤”也多用麦芽糖以调和性味。
如果单用黄芪汤,那便只能起到补气强脉的效果,而加入了麦芽糖后,这黄芪汤就仿佛如虎添翼,令人饮下一碗以后,便能顿觉身体强而不燥了,关于家用黄芪汤,下面分享一个做法给大家:
首先准备材料:一只鸡(半只也行,鸡最好用乌鸡。)、当归三片、黄芪十五片(二者要保持1:3的比例)、姜一块、麦芽糖一小块。
第一步:将鸡斩大块,然后焯水洗净;接着往砂锅内加满水,放入鸡块、当归黄芪和姜片。
第二步:先以大火煮开,然后转小火慢炖三个小时左右(期间别忘了看锅。)
第三步:三个小时后便可出锅,出锅时放入一小块麦芽糖,然后喝的时候只需要在自己的碗里加一小撮盐进行适当调味即可。
在冬季多喝这款乌鸡黄芪汤,一来可以暖身健体,使人免受冬季风寒折磨。二来黄芪当归与麦芽糖入汤以后,可以缓解冬季给人体带来的诸多燥性,使人更易排便而不受便秘等诸多燥症之苦。
脾胃健康了
除了汤方以外,麦芽糖在古代还是制作各类养生糕点的必用之糖,而相较现代烘焙店所用的白糖,同量的麦芽糖不仅比白糖热量更低,而且又因为内里富含小麦纤维,所以相比吃白糖,麦芽糖除了不那么容易发胖,还能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
加上麦芽相比绵白糖而言,甜度又会低上一个层次,所以做成糕点以后,不仅不会喧宾夺主使其他材料丧失本味,加之用上麦芽糖以后,还能使糕点本身拥有健脾养胃的食效。自古善材者多,而其中能使麦芽糖完美发挥健脾养胃食性者,古今中外只有一人做到了。
他就是明代中晚期的御医陈实功,这陈实功生于明世宗嘉靖年间,自小便开始被长辈传授以医家典故及知识,长大以后更是入宫为皇帝的贴身御医,而明代皇室最为头疼的积食之弊,正是在陈实功的治疗下才得以改善;其中关于明代皇室为什么老是因积食而头疼,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当年万历皇帝的食谱记录:
《酌中志》:“先帝(万历皇帝)最喜用炙蛤蜊、炒鲜虾、田鸡腿及笋鸡脯,又海参、鳆鱼、鲨鱼筋、肥鸡、猪蹄筋共烩一处,恒喜用焉。”,从这段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万历皇帝不仅爱吃各类海鲜,而且又是海参又是鲨鱼筋、肥鸡猪蹄的,可见有多油腻。
加之《春明梦余录》中又有记载道:“神宗(万历皇帝)朝宫膳丰富,列朝所未有,不支光禄寺钱粮。彼时内臣甚富,皆令轮流备办,以华奢相胜。”
可见这万历一朝,正是明皇室食欲最饕餮的时代,而御膳豪华的同时,除了会给当时的国库光禄寺带来麻烦外,也还给万历皇帝及其子孙一个极其肥硕油腻的状态。
为此在针对这种种因营养过剩而导致的积食之弊时,陈实功乃心中暗自谱开方子,又经多月实验,终于是找到了其中解决之法,即先以茯苓祛其体内之湿,后以建莲清快其火,接着再用芡实补虚强中,使薏米以健其体魄,随后山楂则使食欲重新活络,而麦芽能使脾胃健全,最后山药温中补气,用此八味宝材熬汤,一剂下去,这积食之弊便烟消云散。
但是此方毕竟过于繁杂,用来做汤实在不适,所以陈实功又尝试多月想将此八味食材熬制成丸,可就是难以成功,但所幸一日在他夫人做饭之时,误将其案上材料拿去研磨,待陈实功发现之时,这八味材料已随夫人之手同精细米面混合制成了一道糕点。
但当陈实功品过以后,发现此糕不仅保留了原先八味材料的食效,而且甘甜美味,于是立即进贡御前,这万历皇帝品过以后喜笑颜开,乃赐名“八珍糕”,并随后索来方子制成糕点后,分赐众人,待众人品后亦是赞不绝口,于是这八珍糕乃名扬中华。
可随明亡以后,此方辗转百年,医院之手还原,而还原以后,医院无不惊叹此糕在养护脾胃上的效力,为此御医们评价道:“八珍糕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屡有奇效。”
于是此后百年,如乾隆慈禧更是爱之如饴,而二人又得益于八珍糕的食效,最终都能以长寿之姿冠绝中华,可谓实在传奇。而时至今日,在我们力求还原的不懈努力下,这款新时代八珍糕亦得以还原而出现在世人面前,在保障了选材优质的基础上,新时代的八珍糕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保持初心绝不用低价的蔗糖和香精以代替其中天然的谷物味道,为此诸多对甜食忌口的朋友也能大快朵颐,一享当年皇室待遇。
美丰道古方八珍糕健康脾胃无蔗糖成人儿童饼干芡实糕传统糕点精选月销量¥49.9¥5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