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一生
(一)生育期小麦从种子萌发、出苗、生根、长叶、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到产生新的种子,叫小麦的一生。从播种到成熟需要的天数叫生育期。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天。
(二)生育时期生产上根据小麦不同阶段的生育特点,为了便于栽培管理,可把小麦的一生划分为12个生育时期,即出苗、三叶、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期。
(三)生长阶段根据小麦器官形成的特点,可将几个连续的生育时期合并为某一生长阶段。一般可分为三个生长阶段。
1.苗期阶段:从出苗到起身期。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即以长根、长叶和分蘖为主。
2.中期阶段:从起身至开花期。这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既有根、茎、时的生长,又有麦穗分化发育。
3.后期阶段:从开花至成熟期。也称子粒形成阶段,以生殖生长为主。
土壤、水分、养分、温度、光照和空气是小麦生长发育必需的环境条件。要取得小麦高产,一方面应因地制宜地选用优良品种,另一方面要通过田间管理创造适宜小麦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01
镇压划锄,促苗早发
返青后各类麦田都应及早镇压划锄,早春麦田表土化冻后,选择晴好天气及早镇压划锄,破碎坷垃、踏实土壤、破除板结、增温提墒,改善土壤通透条件、促进根系生长、苗情早发。晚播弱苗田块要坚持先轻压再划锄,一方面破除板结,调温调气,一方面破除坷垃、弥合缝隙,增温提墒,催动弱苗早生根、早生长,积极推进苗情转化。“一根针”和“土里捂”田块,水浇地要提早划锄破板,避免土壤板结夹苗僵苗,旱地要做好轻压保墒,减少土壤透风跑墒,表墒不足影响出苗。有条件的地区可选择晴好天气,少量喷水润湿土壤,促苗出土扎根,切忌大水漫灌(飞播田块亦可如上操作,促弱转壮)。同时,个别稠旺早播麦田要及时镇压,抑制地上生长,促进地下扎根,确保控旺稳壮。
02
因苗因墒,运筹肥水
坚持因苗因墒分类施策,重点在返青期、起身期和拔节期狠抓肥水运筹,引导苗情积极转化升级,分蘖增穗,夯实丰产基础。
(一)三类苗以促为主,一促到底。灌区返青期随水追施翡旺以促进次生根生长,增加分蘖保成穗,拔节期结合灌水亩追翡旺g/亩。旱塬三类苗要抓住初春降雪机会,趁雪喷施,拔节期趁雨适量追肥。有条件田块,可利用简易节水灌溉装置进行水肥一体化管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晚播弱苗麦田要避免过早浇水,宜在温度稳定回升至3℃以上时再进行浇灌,且需控制水量,防止因过早浇水降低地温而影响麦苗生长。
(二)“一根针”和“土里捂”麦田,要科学提温保墒促早发。对整地质量差、表墒不足、坷垃较大影响出苗的地块,灌区可在早春地温稳定回升至3℃以上后小水浇灌,或利用喷灌设施适量补水,切忌大水漫灌。待表墒适宜时及时划锄,以防板结,疏松土壤,提温保墒,促进出苗。返青期结合早春灌或降雨,亩追翡旺g/亩,拔节期结合降雨亩追施翡旺g/亩,促弱转壮。灌浆期结合“一喷三防”喷施叶面肥,适量补灌麦黄穗,在严防倒伏的前提下,适当延长灌浆时期,增加粒重。旱地田块则应及时镇压保墒提墒,结合降雪降雨追肥。
(三)二类苗坚持稳壮控旺。对生长基本正常、群体适宜的二类苗,可在返青期中耕划锄基础上,于起身期结合浇水亩追施g左右翡旺,以促进穗花发育,培育壮秆大穗,拔节初期结合浇水亩追施翡旺g左右,以促苗稳健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培育壮秆大穗;一类苗,在拔节中后期结合浇水,每亩追g翡旺左右,促穗大粒多、提质增效。
03
严防病虫,减少危害
重点做好化学除草和条锈病、赤霉病、蚜虫、吸浆虫、红蜘蛛等病虫害监测预报。返青起身期,及时做好化学除草工作,选择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6℃以上天气,根据麦田杂草类型,选择对路药剂进行防治,要注意安全用药、防治药害。同时条锈病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控策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纹枯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要做好早期控制。挑治蚜虫、红蜘蛛,压低虫源基数。抽穗至齐穗期,每亩用赤霉病的防治要用足药量和水量,推荐使用高效施药机械,植保无人飞机应控制好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一定要做到雨前用药,雨后补喷。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