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产粮状元黑龙江筑牢压舱石
TUhjnbcbe - 2023/6/5 20:11:00
中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580656.html

年,黑龙江粮食产量.5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1.5%,连续12年居全国第一;较上年增加65.4亿斤,占全国增量的24.5%。黑龙江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地位持续巩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必须抓好春耕备耕生产。阳春三月,在黑龙江,广袤的黑土地上,勤劳的农民春耕备耕忙,播下希望的种子,一幅别样的“春耕备耕图”徐徐展开,为今年再夺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选好种子,播种一年新希望

“去年种子就是在这儿采购的,今年我又来了,期待再丰收。”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兴隆镇四合村村民宋福东来到圣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购大豆种子,他笑着说,春节一过就开始盘算今年春耕的事儿,去年在这儿买的大豆种子获丰收,今年还在这儿买觉得放心。

“春节假期一过我们就复工复产了,今年启用了新设备,总产能提升大约40%。”在圣丰种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副总经理王学军说,这段时间大约能产出吨豆种,可保障大约万亩土地的种植需求。

近日,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滨分公司芽种车间内,机车轰鸣,工人们正忙着为精选的水稻种子包衣、灌袋、转运等工作,为下一步浸种催芽做准备。

为保证种子包衣、浸种质量,江滨分公司专门聘请种衣剂厂家技术人员全程进行指导,严格控制包衣所用药、种、水的比例,严格种子包衣流程,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及抗病、抗虫、抗寒能力。据了解,江滨分公司今年将有吨水稻种子被包衣,以满足自身水稻生产用种。

种子质量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在黑龙江垦丰种业洪河分公司,种子质量的优劣要经过发芽实验进行检验。包衣过的种子静静地躺在样盒中,每个样盒上都标注着种子品种、批号等信息。检验员崔常青说,种子要放在有发芽纸的样盒里浸泡24小时,沥水后封盖催芽,整个过程需要14天。

“我们采取分点取样,25吨种子一个批次,每个批次分装到4个样盒里,进而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垦丰种业洪河分公司副经理张伟介绍,试验分在4个阶段进行,贯穿种子入库期、储藏期、包衣期和播种前期,试验用于掌握不同时期种子的质量状况,以便及时通过人为改善环境,保障种子的发芽率达到90%以上。

张伟说,4个阶段中,在播种前期的发芽试验尤为重要,“它可以指导种植户选用发芽率高的种子播种,以利于保证苗齐和种植密度,同时还可以计算实际播种量,做到精细播种,节约用种。”

据了解,3月开始,垦丰种业洪河分公司所服务的北大荒集团洪河农场有限公司,有余吨稻种将在包衣后逐步完成催芽工作,预计到4月初,芽种将分批错峰发放到水田种植户手中。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黑龙江建立了10个专家育种示范基地,去年共审定推广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个,研究制定了《黑龙江省年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指导全省种植户科学选种用种,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绿色春耕,保护黑土促增收

正值东北备春耕之际,在黑龙江省绥棱县四海店镇董氏天华农场的耕地里,可以看见一个又一个“小土包”,用铁锹扒开,发酵味扑鼻而来。“这些土包都是沤了一冬的农家肥,是黑土地最好的养料。”在董氏天华农场*委书记姜玉多眼里,这些粪肥就是掺了黑土的金子。

近日,周边一些农民把从养殖户那里买来的农家肥,卸到董氏天华农场的地头。记者远远就能闻见一股刺鼻的味道。“过段时间,我们把农家肥都抛在地里,农场2万亩耕地,全部用农家肥。”姜玉多说。

俗话说,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这是先辈传承下来的种植经验。但后来,农民种地越来越依赖化肥,甚至患上了“化肥依赖症”。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越来越高,绿色、有机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追捧,农家肥又成了“香饽饽”。

有机种植拉动当地养殖业升温,周边的大型养殖场发展到20多家。绥棱县四海店镇宝山村种粮大户王辉在董氏天华农场种了亩地,还买了一辆翻斗运输车,秋收后春耕前走村串户,以每吨约50元的价格收购农家肥。他说:“种了10多年地,没想到以前没人要、让人犯愁的‘臭大粪’又‘吃香了’。”

“农场提供农家肥,我们按照他们的有机标准种植,他们以高价回收农产品,种地风险小,黑土地越来越有劲儿。”在董氏天华农场种了8年地的种粮大户李海滨说。多年来,董氏天华农场相继投入13.6亿元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每年生产多吨有机农产品。姜玉多说,用农家肥替代化肥,有力保护了黑土地,而且可持续,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耕地重新肥沃起来。

连日来,在绥滨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忙着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统供肥料下摆也在同步进行。绥滨农场有限公司龙泉管理区种植户孟令臣接过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说:“把它领到手,今年该施多少肥心里就有数了。”

最近几年,每到秋收后,绥滨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都会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并对氮、磷、钾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合田间肥效试验数据和产量对比测算结果,按照肥料指标体系,向各地块种植户发放带有施肥指数的建议卡。

孟令臣说,这几年他家水稻都是按照建议卡上面的指数施的肥,肥料比以往用量更少,产量却提高了,收益显著提升,“农作物抗病力和抗逆性增强了,地力比以前强不少,土也不硬了。”

黑龙江省嫩江市嘉田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农家肥,发展绿色有机农业。该合作社理事长田凤彬拿出一本绿色农业发展生产档案,减化肥量、施有机肥量、用的什么农药……每项都记得清清楚楚。

“乡里的农技推广人员不定期来检查这份档案。”田凤彬说,合作社从春播环节,就严格按照绿色种植标准执行,还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缺什么补什么”,减少耕地板结,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科技赋能,“指尖”备耕忙

一段时间以来,黑龙江省黑河市被新冠疫情所困扰,如何在保证防疫安全的情况下做好备春耕工作,考验着当地干部群众。在爱辉区久龙农资商店,陆续到位的农资摆满了室内,20多种农资商品,也铺满了网店的展示页,仅两天时间,就在线上卖出了供一百多垧地所需的大豆种子。

爱辉区久龙农资商店负责人扈忠斌介绍,他们通过

1
查看完整版本: 产粮状元黑龙江筑牢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