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支撑我国生猪家
TUhjnbcbe - 2023/3/27 19:20:00

今年,“粮食安全”是个重点。

年12月16日至18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提到年的八项重点任务,其中一个就是“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

中央要求,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目前在种子和耕地方面,究竟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种源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

北青-北京头条:中央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提上日程?这是不是意味着目前粮食不够吃了?

赵皖平:我觉得这是基于对国情的一种判断。

从目前来看,我们粮食已经是连续17年丰收,连续6年我们总产量大概是1.3万亿斤,中国人饭碗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上,这个我们都已经做到了。

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因为粮食问题、农业问题仍然是我们现在发展不平衡不全面不充分最广泛的领域。这次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下一步如何激活农村这个大市场,非常重要。

我觉得现在要居安思危,俗话说“猪粮安天下”,如果粮食出了问题、农业出了问题,那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那是致命的!

北青-北京头条:种子和耕地问题,目前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赵皖平:粮食和种子是密切相关的,种业对目前对农业的科技贡献率是大概是45%,当然这个比例现在还是偏低,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出要打种业翻身仗。

耕地方面,我们18亿亩的耕地这个红线不能破。但是我们的耕地质量,实际上有三分之一以上差不多三分之二,并不是高标准的农田。很多地的质量不行,而且水利配套设施,沟、田、渠道满足不了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所以要加强提升耕地的地力。

另外,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大,化肥、农药的减量行动让提高粮食单产面积又面临一个新的挑战,这就需要农业技术的配套,技术必须跟进。

种子方面,普通的粮食、小麦、水稻,我们基本上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上,但是很多的蔬菜、瓜果等一些好的品种还是需要进口啊。特别是畜牧业,你看我们的肉牛、奶牛、生猪很多优良的种质资源都是国外引进。

北青-北京头条:比如有哪些需要进口?

赵皖平:我们经常吃的红富士苹果,它的原种是日本的;另外,巨峰葡萄,还有一些草莓、很多种高档的生菜原种,都是在国外。

另外,我们吃的生猪,我们叫杜洛克,有的叫长白,这个原种来自美国。还有黑白花奶牛,原种在欧洲人。

北青-北京头条:在种子方面,我们存在哪些问题?

赵皖平:我们现在很多种子,与世界比较先进的种子相比啊,在高产、优质、多抗等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提升的空间。

现在我们提出了“虫口夺粮”。草地贪夜蛾、小麦条锈病等,这都是重大的病害,要提升种子对这种病害的抗御程度,这也是我们相对比较薄弱的方面。

北青-北京头条:畜禽种质资源究竟面临哪些问题?

赵皖平:由于长期以来单纯追求畜产品产量增长的需要,缺乏对畜禽种质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普遍存在“重引进、轻培育,重杂交、轻保护”的现象,造成品种混杂、部分地方畜禽种质资源流失严重。

我国是畜牧业大国,全国猪肉、鸡肉、禽蛋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不是畜牧种业强国,虽然我国以地方品种为基本素材,近十年培育了多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但市场占有率不高,“顶天立地”的品种少。

目前,支撑我国生猪、家禽产量的核心种源对进口的依赖性较大,而进口国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特别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加剧全球经济衰退、中美加战略博弈加剧化的特殊背景下,一旦出现断供,势必对我国畜牧业乃至国民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依托我国丰富的畜禽种质资源、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畜禽优良品种以提高我国核心种源自给率刻不容缓。

北青-北京头条:那该如何解决?

赵皖平:我建议建立国务院种业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加大对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加快培育突破性畜禽优良品种等。

北青-北京头条:年,您曾对外表示,种子侵权造假对于创新的积极性与动力的影响更大。您对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哪些建议?

赵皖平:要制定具有国际视野的知识产权战略,严格保护我国种质资源安全,防止资源流失或被窃取;建立国家种业知识产权强制保护制度及公益保护制度,对于种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实行知识产权强制保护。

对种业安全很重要的知识产权,由国家出资保护,确保国家从总体上控制种业知识产权。

北青-北京头条:在技术公关方面,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赵皖平:我认为要加快建立完善国家畜禽生物育种多功能实验室,重点建设基因组学平台、分子生物学平台、基因编辑平台、高通量分子检测平台等。

同时,加快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种业创新主体,重点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企合作,推动种业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育种资源、人才、技术从科研单位向企业聚集,支持企业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的育种创新体系,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孟亚旭

编辑/马晓晴

[北京头条客户端]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支撑我国生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