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最佳收获期是什么这个问题,让老农来回答是再合适不过了。现在我们咸阳地区已从南到北,拉开了“三夏”大忙的序幕。要想知道小麦的最佳收获期,就要先了解小麦的成熟期。对于小麦的成熟期,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划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阶段。乳熟期小麦的茎叶由绿色逐渐变黄,籽粒、茎叶内依旧含有较大水分,并未达到收获最佳时期;蜡熟期小麦籽粒水分开始变少,籽粒内含物呈现蜡质状,硬度也由软变硬;到了完熟期小麦叶片变成枯黄色、籽粒变硬,呈现出小麦种子原有的本色。
农民判断小麦成熟的方法和标准。理论上虽然说得很清楚,但是农民不了解,他们有自己的判断方法和标准。就是在麦子成熟时每天的早晚,不能是中午,在麦田周围转着看一看,如果看到麦子呈现出金黄色,麦子的植株变成黄白色,叶片成枯黄色的话,就说明小麦成熟了可以进行收割了。再就是用手搓出几颗麦粒看,如果麦粒胖大,胚芽缝还有一线绿色,用农民的话说还是水泡,也应该是乳熟期;如果用牙轻咬就变成了扁状,应该是蜡熟早期,这时都是不能收割的。如果用指甲掐断后的断面发白的话,就到了蜡熟后期可以进行收割了。还可以通过观看麦芒和麦穗,来判断小麦能否收割。
如果看到麦芒咋开了,就是农民说的咋芒了,这时如果麦穗也弯头了的话,就说明小麦成熟了,可以进行收割了。我们这里的老农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麦过夏至死,说的是小麦在过了夏至以后,就不会再生长了,就会自然死亡了。哪什么时候是小麦收获的最佳时期呢?应该在小麦蜡熟的后期,接近小麦完熟期进行收割最佳。蜡熟后期小麦的干物质累积量最多产量最高。虽然完熟期小麦含水量最低,但是小麦穗壳口比较松,籽粒失水变小后容易脱落,会影响产量的。所以说小麦的最佳收获期,应该是在蜡熟后期,而不是完熟期。我们这里的农民在收割小麦上形成的习惯和做法。
作为北方的人,从古至今小麦都是人们最主要的口粮,因此到了小麦成熟收割的时候都非常心焦,担心小麦遭遇大风大雨损失了,担心小麦熟过脱落了等。有一句比较有名的俗语叫“麦黄杏黄,绣娘下床”,说的就是到了收麦子的时候,就连不出门的绣娘都要下地收割小麦,说出了农民收割小麦时的急迫心理。许多老农看见别人收割小麦,就是自己的小麦还没有成熟,也要每天到麦地边转几回的。因此说,在小麦收割时一直都突出了一个“抢”字。在以前农民手工收割小麦的时候,是很苦、累和费时间的。如果抓不紧,就可能遭遇大风或者大雨造成损失,甚至遭遇了连阴雨还会导致小麦发芽霉变的。
于是就有了“十成熟一成丢,九成熟,十成收”的农谚。到了收麦的时候都是早出晚归,抢收抢运的。卫农的父亲增加教导说,早晚要趁凉赶快割,到了中午又说,太阳大过镰轻好割,在他看来一整天都是割麦子的最好时间。现在农民是怎样决定小麦的最佳收获期呢?现在农民收割小麦,虽然基本上都是用收割机来收割了,比较方便,省时省力,但就怕在别人都收割完了,就没有了收割机来收割了。因此如果自己的小麦,基本上能达到蜡熟期,也会跟着别人一起进行收割的。在我们这里,一般来说如果一大片田地上,大部分麦子都收割完了的话,收割机机手是不愿意回头去割你那一点小麦的。
因为来回跑既费油,又耽误时间不划算。如果不跟着别人一起收割小麦的话,以后很难再有收割机来收割。这也就造成了集中连片,大家一起都来收割小麦的现象。再就是在小麦的收割上,老农会根据自己长年累月积累的经验,认为小麦收割能早收,也不会晚收的。因为夏天气候多变,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在等着,比如大风、降雨,甚至连阴雨都会使即将丰收小麦遭受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