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面食江湖,悠悠乡思,心中那一碗难以忘怀的
TUhjnbcbe - 2022/8/8 17:18:00
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http://m.39.net/disease/a_10467376.html

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无不充斥着各种类别的面食餐馆。尤其在北方,更是面食的天堂。喜欢吃面的人特别多,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碗难以忘怀的面!

作为北方人,从小到大,永恒的主食就是面。早点有馒头、包子、油酥饼。中午是正餐,手擀面、刀削面、拉面,面面俱到;面条捞入碗后,可放浇头、可爆炒、可拌炸酱。晚餐做的比较简单,如疙瘩汤、揪片、烙饼。

如果时间充足,或遇到节假日,也会通过面食来改善生活。经常的做法有剔尖、饺子、发糕、葱花饼、猫耳朵、不烂子、焖面。一样的面百样做,百样的面一样吃,无论做成什么花样,只要来一份,就是满足。

提起之前关于吃面的事情,还真有说头。我出生在中国面食之乡——山西。从小到大,就好像是从面食堆里长大的,爸爸妈妈都是做面的行家。记忆中,儿时最喜欢的味道,是饸烙面、豆角焖面和刀削面。

饸烙面,是用一种很大的饸烙床子架在铁锅上压出来的。小时候,由于条件有限,饸烙床子并不是每家都有。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谁家想吃饸烙面了,就去别人家去借饸烙床子,借来之后接连吃上几天。

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我和姐姐长途跋涉五六公里,去相熟的老乡家里借饸烙床子的情景,令人唏嘘不已。饸烙面好吃,还制作方便。滑润的面条直接压入锅中,捞出后再加以调味清汤,吃起来筋滑利口,味道鲜美。

每到夜晚,街边都会有担着扁担售卖饸烙面的小贩。放晚自习的时候,从旁边经过,很是馋人。那时一碗面只要两角钱,真的是既便宜又好吃。面条是事先煮好并加入热油拌过的,只需回到调料汤锅里稍微热一下,即可食用。

印象中最好吃的豆角焖面,还是孩童时在姥姥家吃到的。姥姥做的焖面格外干,但由于浇上去的蒜汁特别多,中和了面条的韧劲,口感反而更好,更有嚼劲。每到饭点,捧着满满一碗豆角焖面,坐到大门沿下聊天进食。那个场景,历久弥新,恍如昨日。

高中时期住校,食堂沿途,好多附近的老乡来售卖各种餐食,其中最多的就是豆角焖面,也最方便携带。六毛钱两勺,用塑料袋提溜回宿舍,倒在碗里恰好一人份。既便宜又省事,关键是味道很好,深受同学们喜爱。

其实那时的食堂,伙食还说得过去,炒菜也不贵,雪白的大馒头一个4毛,半个2毛,唯一缺憾的是食堂没有面条。于是,到外面买焖面就成了改善伙食。那三年,好似天天都在吃焖面,但永远也吃不够。

在山西,最有名的还属刀削面,相比较起来,做削面更要求技术。削面的技巧在于和面和用刀。面要软硬适中,用刀要力道均匀。一把弧形削刀,一板揉好的面团,手起刀落,面似柳叶,一片片飞落锅中。

削面入锅,煮面也有学问,早入锅的似化非化,晚入锅的似熟非熟。此刻捞起,才最有嚼劲。曾经见到过这种情况,身边有人在吃削面的时候,抱怨厨师没有把面完全煮熟,一看就是不了解削面的精髓。

削面以面为胜,煮好后一般是加入事先做好的肉素臊子。除此之外,也有另一种做法,就是炒刀削。山西的炒面简直是登峰造极,配菜各有不同,最典型的是鸡蛋炒面和过油肉炒面。

炒刀削要大火烧油,辣椒和葱姜爆香,放入豆芽、蒜苔等时蔬,再加提前准备好的摊鸡蛋或过油肉。待九成熟时,加入煮好沥过水的削面,最后放酱油、陈醋,翻炒,待面条变成金黄色时出锅。

长大以后,离开山西,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原来还有很大,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特色的面食。兰州拉面、北京杂酱面、岐山臊子面、陕西油泼面、*拉条子、河南烩面都算是独树一帜,各有风味。

由于多年养成的习惯,我个人比较喜欢纯手工面条,上面提到的基本上都属于这一类,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以面本身为特色,绝对不用机器,只用人工,现擀、现削、现拉、现扯、现抻、现切、现压等等。

与上面所说不同的是,也有不少面食靠汤或佐料出名,如,昆山奥灶面,上过中国十大面食排行榜。我曾经不远千里,前往昆山奥灶面的总店,发现原来是龙须面加入特制的白汤和爆鱼块,而汤鱼才是其中精华。

类似的还有重庆小面、四川担担面、武汉热干面、扬州阳春面、延吉冷面等,基本上都是以汤汁和佐料取胜。面条是现成的,究其根源,有的是用机器压的面,也有的直接用挂面和龙须面。

离开山西后,很少再有机会吃着正宗的手工面了。偶尔见到,总会有久旱逢甘霖的感觉。长久以来,吃不惯山珍海味,也享受不了鸡鸭鱼肉,唯独这一碗面,是悠悠的乡思,今生不敢忘怀!

1
查看完整版本: 面食江湖,悠悠乡思,心中那一碗难以忘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