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问,我家的小麦田今年打了3遍药,可是麦田里仍然可以看到很多死穗,而邻居家的麦田只打了一遍药,却长势良好,这让他非常郁闷,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其实,要解开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会出现小麦死穗现象?
引起小麦死穗的主要原因有5种病害,一是小麦茎基腐病,二是小麦全蚀病,三是纹枯病,四是根腐病,五是赤霉病。弄清了小麦死穗的原因,再来说说防治办法:
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为:多种镰刀菌和根腐离蠕孢
1、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深耕,可减轻50%以上的发病率;
2、合理施肥、浇越冬水等健身栽培是减少田间发病及为害的有效农业措施。
3、种子包衣是小麦茎基病防治的有效措施。酷拉斯是先正达优秀的小麦种衣剂,内含的两个杀菌剂成份对小麦茎基腐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经河南农大-年试验,每百公斤种子用ml-----ml酷拉斯包衣,田间防治效果接近50-70%。同目前常用的其它种衣剂相比,酷拉斯对小麦高度安全,在重病区加大使用量也不会对小麦产生药害。
4、小麦茎基腐病从播种到收获均可发病,种衣剂减少返青前发病,但对后期发病防效下降;返青后拨节前喷雾是综合防治的重要一环。先正达扬彩是目前小麦田表现优秀的杀菌剂,亩用70ml,加水30公斤在小麦返青期喷雾,可有效减轻小麦茎基腐病为害,同时防治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等小麦中后期病害,增产效果明显。
小麦全蚀病造成枯白穗表现为小麦抽穗后,麦田提早出现一片片死亡的麦穗,小麦根部变为深黑色,茎基部1-2节形成“黑脚”,地上部形成枯白穗。
小麦全蚀病重在提前预防,一旦发病后期打药基本没有用。播种前可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80毫升加水兑成-毫升药浆,处理种子10-15公斤或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03%-0.05%拌种堆闷6小时后阴干播种。也可在小麦播种后20~30天和起身期用15%三唑酮倍液或12.5%全蚀净及时灌根或顺垄喷浇小麦根部,灌根前后尽量不要浇水。发病重的地块要多灌一次,间隔7-10天。
小麦纹枯病纹枯病的小麦基部1-2节在拔节后显出中间灰白色,病斑向内侵入茎秆,引起枯白穗。
打药时间要在返青至拔节期病株率10-15%时,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8-10g兑水60kg或15%三唑酮可湿性80g,兑水60kg喷茎基部。7天后再喷第二次。或亩用12.5%烯唑醇15~30克+50%多菌灵80~克,或20%三唑酮(粉锈宁)50毫升+50%多菌灵80~克,兑水60kg喷茎基部,7天后再喷第二次。
小麦根腐病小麦根腐病主要是生长后期发病,病株易拔起,但不见根系腐烂,引起倒伏和形成死穗。
小麦根腐病易防难治,应预防为主,防治方法: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2%戊唑醇拌种,或3%苯醚甲环唑~ml兑水ml,拌麦种50公斤。也可用种子重量0.02%(有效成分)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80g拌麦种50公斤,要严格掌握适宜的剂量,防止药害发生。
发病初期,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倍液喷雾,或5%井冈霉素水剂10克加水40公斤喷雾防治,隔7~10天再喷一次。喷药应喷匀、喷透,使药液充分浸透根、茎。或者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亩用烯唑醇等高效杀菌剂50毫升(加叶面肥)兑水40公斤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小麦开花初期,每亩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也可选用丙环唑或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加烯唑醇半量复配喷雾防治。
小麦赤霉病赤霉菌造成死穗表现为小穗发病后枯白不结实,而结实籽粒呆白、秕瘦。
喷药防治:防治小麦赤霉病以预防为主,重点是在小麦扬花期前及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60%多菌灵盐酸盐可湿性粉剂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0倍液,或2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0倍液,或25%咪鲜胺0倍液,或12.5%烯唑醇0液喷雾。
预防小麦死穗,除了以上针对性用药外,还要搞好小麦“一喷三防”。现将小麦“一喷三防”配方组合给大家列出,供参考:
小麦“一喷三防”用药组合1、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加2.5%高效氯氟氢菊酯水乳剂80毫升加45%戊唑醇·咪鲜胺25克加98%磷酸二氢钾克加芸苔素内酯8毫升。主要用于防治蚜虫、赤霉病、白粉病,兼治吸浆虫、锈病、叶枯病、干热风。(小麦穗蚜)
2、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加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毫升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加98%磷酸二氢钾克加芸苔素内酯8毫升。主要用于防治蚜虫、赤霉病,兼治吸浆虫、白粉病、叶枯病、锈病、干热风。(小麦条锈病)
3、亩用2.5%联苯菊酯水乳剂80毫升加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毫升加98%磷酸二氢钾克。主要用于防治蚜虫、赤霉病,兼治吸浆虫、锈病、白粉病、叶枯病、干热风。(小麦干热风)
4、亩用22%噻虫嗪·高氯氟悬浮剂8毫升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克加98%磷酸二氢钾克。主要用于防治蚜虫、白粉病,兼治吸浆虫、赤霉病、锈病、叶枯病、干热风。
以上用药剂配方可根据各地小麦病虫发生特点合理搭配,每亩对水50公斤喷雾。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对于小麦白粉病、锈病发生严重的稻茬麦区及高肥水地块,可添加多抗霉素或醚菌酯。多雨天气或密度过大麦田施药时加入有机硅助剂以提高粘着性、渗透性。
因此,小麦出现死穗,与防治方法和防治时机有很大关系,农民朋友要科学种田,科学用药。来源:三农大喇叭头条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