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代,官员工资最高与最低的朝代分别是哪两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较好 http://www.znlvye.com/

古代“公务员”的工资奉行“秩禄”制,也就是分级制。所谓“秩”指的是官品,而“禄”就是工资,“秩禄”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品阶配发的俸禄。先秦时期的“秩禄”是以粮食发放的,到了唐朝以后,虽然,朝廷改以金钱发放,但是,衡量“秩禄”多少的单位,仍是以谷物为主。

那么,哪个朝代公务员的工资最高呢?

通过查阅史料,笔者得出的结论是:唐、宋两朝。

汉朝时期“公务员”的最高月薪标准为三百五十斛,最低为三斛。哪怕是汉朝最兴盛的时期,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也无法与唐宋两朝相提并论。就拿白居易这个我们都比较熟悉的唐朝大文豪来举例,在他担任宾客分司期间,享受到的待遇是“俸钱八九万,给受无虚月”,注意这还只是他担任太子宾客时的待遇。

等到老白混到了太子少傅时,他的工资待遇已经高的离谱了,“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正因白居易享受着高薪,所以,他才有闲钱在退休时在洛阳购置一座大宅子养老。即便在养老时,他每月仍能从朝廷拿到“半薪”,这笔钱已足够全家开销,还有结余。

说完了唐朝,我们再来看看宋朝。虽然,宋朝时期官员的待遇普遍较高,但是,宋朝公务员的待遇达到顶峰,是在宋真宗祥符五年之后的事了。当时的宰相,每个月能拿到的俸禄折算成人民币,大约有九万元。至于那些杂七杂八的福利待遇,更是数不胜数,例如每个月能享受到一百石的俸粟,春冬两季的四十匹绫、六十匹绢、一百两棉等。

这其中,最令人眼红的是,宋朝官员的贴身仆人的工资,同样由朝廷来承担。以宰相的贴身小厮为例,每个月一个小厮能拿到一千二百束的工资,这些钱都是直接发给宰相的。

那么,像包拯这样的清官,他的薪资待遇又是怎样的呢?

根据史料的记载,包公在晚年时升到了副枢密使的高位,且被封为东海郡开国侯,不论是官品还是爵位都不低,这应该是包拯人生中拿到最高工资的时期。老包在坐镇开封府时,按照《嘉佑禄令》中的标准来看,他每年应该能拿到贯的固定工资,还有若干绢、绫、罗、棉的实物,养活一家人完全不成问题。

不过,《嘉佑禄令》所记载的标准,也不是放在哪个时期都适用的,所以,在探讨包拯工资时,我们还得结合同时期的史料来看。根据《宋史》的记载,包公来到开封府后,每个月能拿到三十石的粮食,其中一半是麦子一半是米。除了禄米之外,还有柴、干草等。还有一项收入比较有意思,官方的名称叫做“公使钱”,实际上,就是朝廷预支的招待费。

在那个年代当官难免要进行应酬活动,这笔钱自然不用包拯自掏腰包,朝廷会搞定。比较特别的是,由于包拯在家乡之外的藩府任职,所以,朝廷划给他二十顷地(也就是两千亩),允许他将地租出去,且不需要上税。这两千亩地皮每年起码能收上来两千石的租米。除了上述外,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例如,每个月开封府事有一百贯的“添支”,以及每年冬天斤木炭。

至此,我们就可以进行总结了:

包拯一年能直接领到的铜钱大约有两万贯,大米两千石,小麦二百石,绫罗绢若干,一百两棉花,斤木炭,四百八十捆干草。以当时的购买力来看,一石米的价值大概是四百文,麦子约为三百文。绫绢的价格在一千文以上,罗的价格约为四千文。总而言之,若将这一切实物都换算成铜钱,再加上包拯从朝廷领取的俸银,这笔钱足够普通人家一辈子的开销了。

很多朋友可能会问,明朝官员的薪资是史上最少吗?

抛开历史上的短命王朝(如五代十国、三国和五胡时期)不算,明朝官员的工资的确是最少的。至于原因,倒不是因为明朝的财政比较穷。毕竟,除了天启和崇祯两朝之外,明朝的财政还是说得过去的。之所以明朝公务员的工资低,首要原因是朱元璋定下的低标准,以及朝廷的两套财政班子(户部和内库)导致的。明代的俸禄标准在开国初年经历过几次调整,最终确定是在洪武二十五年。

具体规定为:

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从一品至正三品递减十三石至三十五石;从三品二十六石;正四品二十一石;正五品十六石;从五品十四石;正六品十石;从六品八石;正七品至从九品递减五石。至五石而止,自后为永制。

在这项规定中官员的俸禄是按所发粮食计算的,我们通过将这个数额与农民的收成对比进行分析。同时,官员享有赋役优免的特权,逢年过节能得到额外的赏赐,加之享有致仕俸禄制度可以说,至少从账面来看,明朝官员的俸禄即使不多,但也不能说很少了。

当然,明朝官员就算是底薪,却也不意味着明朝官员很穷。刘瑾等一众明朝贪官已充分诠释了什么叫贪赃枉法,即便是有能力者如张居正亦逃不过贪污的漩涡。

参考资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