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价压力加大,小麦行情持续下跌
近半月时间内,小麦价格出现了持续的下跌趋势。在假期期间,小麦收购均价进一步下降,该指标从12月18日的1.48元跌至1.元,跌幅达到0.元。相比于10月7日至12月下旬的跌幅仅为0.元,这轮跌价可谓较为剧烈。事实上,此次跌价将小麦行情拉回到了8月的水平,距离均价的最高点已经下跌了0.元。
在这个假期期间,小麦的跌价幅度不断加大,但行情也开始逐渐企稳。河北、河南和山东等主要产区的小麦收购均价跌至1.元,相比于假期前的1.42元下跌了0.元,相比于28日的1.44元下跌了0.元。不同企业的跌幅范围在0.01-0.09元之间,其中沂水正基制粉的跌幅最大,收购价执行为1.4元,滨州惠民宇东和遂平克明分别下跌了0.06元,收购价分别执行为1.47元和1.42元。
导致这轮小麦价格下跌的主要诱因是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拍消息的公布。根据以往的经验,小麦价格在经历深度的下跌后,通常会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企稳期,之后由于原粮上量增加而再次下跌。然而,由于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拍消息的公布,即使数量和地域都没有明显的利空因素,但持粮主体产生了恐慌情绪,深加工企业利用这个机会压低收购价,导致小麦价格迅速进入跌价通道,跌价时间与上一轮跌停时间几乎无缝衔接。
因此,近期小麦价格已经出现了较大的跌幅,预计将会出现企稳回升的行情。然而,基本面并没有特别大的改善,面粉消费的支撑仍然不足,一些贸易商仍然怀有出逃的想法,恐慌情绪也在蔓延。这就意味着,即使小麦价格出现反弹,涨价的幅度也将受到限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