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幼儿园班本课程一ldquo面rdq [复制链接]

1#

一“面”之缘

中5班班本课程

观察中思考——课程缘起

周三,又到了孩子们吃面条的时候了!

老师,昨天我在家也吃面条了。

我在家也吃了面条的。

我喜欢吃像蝴蝶一样的面。

我最喜欢吃面条了!我能吃满满一碗呢!

孩子们的问题触发了我对班本课程的思考。《指南》中指出:幼儿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所以要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面条,一种看似常见的食品,但在孩子眼中却是不一样的。就这样,我们的班本课程《一“面”之缘》应运而生了。

活动中探索——探秘之旅

别开生“面”

孩子们对面条的热情依然在持续升温。

我和爸爸去店里吃面条的时候,看到有叔叔在拉面条。

我见过像蝴蝶一样的面,是妈妈买给我的。

我要把我见过的面条画下来。

孩子们纷纷拿着纸和笔,一边画着一边讨论着,不一会儿,一张张形状各异的面条图就出现了。

寻“面”之旅(一)

既然面条身上有那么多秘密,那我们就一起来开启我们的探秘之旅吧!首先找一找我们身边的面条,超市成了孩子们的首选。家长们也及时记录下孩子们的寻面之旅。陶行知先生指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孩子们走进超市,在寻找面条的同时,拓宽了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升了社会实践能力。

食堂探秘

我们平时在幼儿园吃的面是哪种面呢?不如自己去看一看吧!孩子们发现幼儿园吃的面条也是买来的。那么面条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然然小朋友说:“是用面粉做的。”

寻“面”之旅(二)

面粉哪里有呢?于是我们的第二次寻面之旅开启了。孩子们在超市里找到了高筋面粉、低筋面粉和小麦粉……还有好多种类。

家长助教

怎么把面粉变成面条呢?把然然妈妈请到我们班来,让她给孩子们揭秘吧!听了然然妈妈的介绍,孩子们知道了不同种类的面粉的不同用途,大家都想动手试一试,说干就干!

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家长助教可以更好丰富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家长进课堂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教育者。

寻“面”之旅(三)

面粉除了做面条和饺子,还有什么作用呢?再来一个超市三次探索吧!找一找哪些食物是用面粉做的。面包、饼干、脆饼、小馒头、方便面饺子都是用面粉做的,面粉可真厉害呀!调查表的使用使我们能了解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家中本领初展现

孩子们把学到的本领还带到了家里。家长们也是第一时间把他们精彩的瞬间拍下来,发在了群里和所有人分享。

区域中创造——游戏体验

孩子们对面粉的喜爱不再局限于面点制作,区域游戏中也是处处可见。

面粉沙画

黏土作品展

剪“面条”啦

用面粉进行绘画,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黏土的制作和剪纸活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手部小肌肉的发展,增强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碘酒、维C、淀粉

无字密信

科学实验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开展科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并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在实验中学会与同伴合作。

拓展中延伸——爱惜粮食

面粉是小麦做的,那小麦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观看了视频《小麦的一生》,等小麦变成了金黄色,就可以磨成面粉啦!小麦这么厉害,我们可要保护它,有什么好办法呢?于是我们生成活动《光盘大作战》。生成活动是以幼儿自己为主体,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教师把幼儿无意的生成行为转为具有发展意义的生成活动,不断提高幼儿生成活动教育意义与发展价值的理解能力。

实践中总结——课程反思

《一“面”之缘》课程的生成看似比较偶然,但非常符合《纲要》精神,《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内容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程密切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着手,和孩子们一起,体验快乐,从而不断收获。

图文:彭佳琪编辑:彭佳琪审核:黄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