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211/6706972.html中华消化杂志年4月第29卷第4期
小麦纤维素颗粒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心临床试验
临床协作组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constipation,FC)属功能性肠病的一种,表现为持续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少或排便不尽感,经各种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小麦纤维素颗粒为目前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惟一用于便秘的小麦纤维素制剂。世界胃肠病学组织推荐将膳食纤维制剂列为便秘防治的一线治疗选择。为观察小麦纤维素对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年3月至11月,以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科为组长单位,医院、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科对例功能性便秘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现总结如下。
一、研究方法
1、试验方法:采用多中心、自身对照试验方法。
2、受试者入选条件:(1)性别不限,年龄18-70岁。(2)病程至少6个月。(3)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依据罗马III标准为:①在诊断前6个月出现症状;②最近3个月满足有下列2个或2个以上症状;至少有25%的排便感到费力;至少有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至少有25%的排便有不尽感;至少有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的阻塞感;每周少于3次排便;③如果不使用泻剂,很少见到松散便;④近1周未用任何影响胃肠动力药物;⑤患者治疗前症状评分结果排便频率≥2分或粪便性状≥2分者。
剔除下列患者:①因其他疾病、功能性排便障碍以及药物等导致的便秘,如帕金森综合征、直肠前膨出、盆底痉挛、巨结肠以及长期服用止痛药物等。②因嗜酒、药物滥用或精神因素导致观察不能依从者。③长期滥用泻药者。
受试者于试验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3、分组及给药方法、剂量疗程:采用随机自身对照试验。人组患者均服用小麦纤维素颗粒3.0g/次(1包/次),每天2次(每日清晨应服用1次,另1次服用时间可于中午或晚上),连续服用2周。服用方法为用1碗粥或g左右(ml)酸奶混合搅拌均匀后服用,每次服用后再服用ml左右水。嘱患者每日记录排便次数、粪便性状及便秘症状评分。
4、观察指标:于试验前详细询问病史,在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便秘症状评估,粪便性状按照大便性状图谱Bristol分型进行评分。
5、疗效判断标准:疗效很好为有效率≥75%;疗效好为有效率≥50%且75%;疗效一般为有效率≥25%且50%;疗效差为有效率25%;显效率=疗效很好+疗效好为有效率=疗效一般;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6、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按有药物有关、可能与药物有关、可能与药物无关、与药物无关、无法评价五级评定临床反应及化验异常与试验药物之间的关系,前二者记为药物不良反应,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7、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有观察指标进行治疗前后分值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有效。
二、结果
1、一般资料:共人组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全部完成研究。患者的功能性便秘病程为0.5-30年,平均(3.25士4.98)年。其中男性23例,女性97例。平均年龄为(39.90士13.70)岁。
2、服药前后便秘症状平均分值比较:治疗后7、14d,便秘症状和大便性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项症状的评分均下降,其中治疗14d后,排便困难、粪便性状与排便不尽感与治疗7d后相比,改善非常显著(p0.01),排便频率亦有改善(p0.05)。
3、有效率:治疗7d后12例患者疗效很好,33例疗效好,疗效好与很好者占37.5%,有效率达76.7%;服药14d后疗效很好者上升为51例,疗效好者有46例,显效率为80.8%,总有效率为90.8%
4、患者评估结果:评估非常满意39例(32.5%),比较满意50例(50.0%),一般满意13例(10.8%)。
5、安全性分析:本次临床研究中未观察到腹痛、腹泻等任何不良反应。
讨论:
便秘是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之一。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的发病率上升。我国北京、天津等地区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显示,慢性便秘高达15%-20%,北京地区对18-70岁成年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慢性便秘的发病率为6.07%,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上。功能性便秘的发病原因很多,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是导致便秘的最常见原因。膳食纤维素的摄入与人体健康密不可分,日常饮食中纤维素摄入量过少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
慢性便秘患者的治疗原则应包括:1、一般治疗,包括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对患者加强有关肠道管理的教育。2、针对便秘的类型进行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理想的药物治疗目的是软化粪便,促进肠道动力,刺激排便。
慢性便秘药物治疗的评估参数包括便次、粪便性状、排便是否困难等,并有量化指标。常应用Bristol分型评估粪便性状变化,排便困难的程度、不畅等变化,因此本试验设定了粪便性状、排便困难、排便频率、排便不尽感、肛门阻塞感5项指标。符合我国的慢性便秘治疗指南原则。
本次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纤维素颗粒在服药7d后可显著改善粪便性状,减少排便困难,加大排便频率等临床症状。同时本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纤维素颗粒使用时间越长,服药第14天与第7天相比较,便秘症状各项评分下降更多,随小麦纤维素颗粒应用时间的延长,其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也更加显现。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任何腹痛、腹泻及药物依赖等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良好,药物服用方便,患者对于药物的使用满意度高。
小麦纤维素颗粒的作用机制在于药物中所含膳食纤维具有大量的亲小羟基,具有强大的水结合能力,粪便软化,增加粪便的重量和体积,有效促进肠蠕动,促进排便,同时由于小麦纤维素颗粒作为肠内益生菌的优良发酵底物,在促进益生菌生长的同时,被双歧杆菌利用发酵后产生乙酸、乳酸等酸性物质,乙酸、乳酸等酸性物质使肠道pH降低,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
综上所述,小麦纤维素颗粒帮助功能性便秘患者恢复正常排便生理及调节肠道运动,无腹痛,腹泻及药物信赖性等不良反应,且服用方便,易被患者接受,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安全有药的药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