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麦灌浆期管理要点来了 [复制链接]

1#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小麦灌浆期管理技术比较特别,应该注意保护小麦的根和叶,防止早衰,以及要注意防倒伏情况。

一、小麦灌浆期管理:适时浇好灌浆水

灌浆期是小麦籽粒产量的最终形成期,对小麦丰产有着重要的影响。此期对水分需求较多,灌浆期是否浇水应根据多种因素综合确定。

灌浆水浇得好,有利于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如技术掌握不好,不仅不会增产,反而会贪青晚熟或倒伏。

(1)首先看天。若小麦灌浆期出现一次降水量达20毫米以上的降水过程,可以不浇灌浆水,如果灌浆期降水量很少,可以考虑浇灌浆水。

(2)其次看地。土壤肥力高、墒情好的地块可不浇灌浆水,而土壤墒情不足的麦田则应浇灌浆水。

(3)看苗浇水。群体偏大,生长过旺,具有倒伏风险的地块尽量不浇灌浆水,否则一旦出现倒伏,产量降低更多,风险更大。

注意:灌浆期浇水时要做到小水轻浇,并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大风雨来临前严禁浇水,以免引起倒伏。

二、小麦灌浆期管理:叶面喷肥,预防风害

小麦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叶面追肥可延长小麦叶片功能期。

提高光合作用,防病抗倒,减轻干热风危害,增加粒重,可亩用0.3%的磷酸二氢钾加1~2%尿素混合液,或加其它生态活性肥进行叶面喷施。

一般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各喷施一次,脱肥田可10天喷一次,可与防治病虫结合进行。

三、小麦灌浆期管理:遇到病虫害怎么防治?

1、防治小麦吸浆虫成虫和麦蚜。小麦扬花期,吸浆虫进入羽化、产卵,是成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期小麦上部有吸浆虫成虫产卵,中下部叶片有麦蚜繁殖,这时选用对路农药科学防治可以做到两虫兼治之效。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倍液或10%吡虫啉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2、需要兼治纹枯病时。可选用5%井岗霉素~毫升或20%纹霉清60~毫升与前述杀虫剂混合喷雾防治,要对准小麦茎基部喷雾,用药应到位。

3、需兼治白粉病,条锈病或花期遇雨需防治赤霉病时。

在防治吸浆虫、蚜虫的药液中按0~倍的稀释倍数加12.5%烯唑醇、25%戊唑醇或按倍的稀释倍数加20%三唑酮、50%多菌灵混合喷雾防治。

注意:

①每亩药液量不少于30公斤,要喷匀打透,使小麦各个部位全部着药,特别是下部叶片,切忌惜水不惜药。

②混配用药要随配随用,不要存放。

此外,应及时拔除禾本科杂草。由于节节麦、野燕麦、看麦娘等恶性杂草繁殖快、危害重。又比小麦成熟早,其种子随着不断成熟而脱落于地表,到小麦成熟时大部分种子已基本落地,给明年留下隐患。

因此,有这类恶性杂草发生的麦田,要在小麦抽穗和灌浆前结合其它农事活动彻底拔除干净并带出田外,将其消灭在结籽之前。

鼎优农业各区域联系方式

王业智

吴运超

冯翀

王记南

张克平

赵军伟18638783

刘辉

步松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