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里可以根治 https://m.39.net/pf/bdfyy/bjzkbdfyy/「本文来源:北青网」
荞麦,又称荍麦、乌麦、甜荞、花荞,为廖科荞麦属植物荞麦的种子。霜降前后种子成熟时收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本草纲目》记载,荞麦之茎弱而翘然,易长易收,磨面如麦,故曰荞曰荍,而与麦同名也。俗亦呼为甜荞,以别苦荞。
甜荞具有生育期短、适应性强、耐旱耐瘠、食疗同源、营养丰富等特点,不仅能用作人粮、畜草、禽料、蜜源,还能强身健体,防病治病。荞麦作为药食兼用之品,早在《本草纲目》就记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能炼五脏滓秽······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百浊白带,脾积泄泻”。
另还有一种荞麦—苦荞麦,是荞麦属的另一栽培品种,也收入《本草纲目》中。苦荞的主产区分布在西南、西北和南方地区,时珍曰:“苦荞出南方,春社前后种之。茎青多枝,叶似荞麦而尖,开花带绿色,结实亦似荞麦,稍尖而棱角不峭。其味苦恶,农家磨捣为粉,蒸使气馏,滴去黄汁,乃可作为糕饵食之,色如猪肝。谷之下者,聊济荒尔。”并且相对甜荞麦而言,其籽粒较小,外表粗糙,中央有深的凹线。其临床功效与荞麦类似。近年来随着对苦荞营养、药用成分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其比甜荞的营养价值更高,特别是生物黄酮类的含量是荞麦的13.5倍。苦荞通便排毒的功效更好,民间又称其为“净肠草”。苦荞还可以炒制后做成茶饮,每日饮用对“三高”(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苦荞麦的块根也可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苦,温。功能理气止痛,健脾利湿,常用于胃痛,消化不良,腰腿疼痛,跌打损伤等。
荞麦营养十分丰富,其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成分,荞麦的谷蛋白含量很低,主要的蛋白质是球蛋白。荞麦所含氨基酸中赖氨酸含量高,而蛋氨酸含量低,氨基酸模式可以与主要的谷物(如小麦、玉米、大米的赖氨酸含量较低)互补。荞麦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因为颗粒较细小,所以和其他谷类相比,具有容易煮熟、容易消化、容易加工的特点。
荞麦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含量是一般精制大米的10倍。膳食纤维被称为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通便,对于预防便秘有很好的作用,还可以降血糖、血脂,对人类的健康意义重大。
荞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及B族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对于人的生长发育及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的烟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参与人体的脂质代谢,具有解毒功效,还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胆固醇。芦丁又称为维生素P,也是维生素家族的一员,可以保护视力,软化血管,降低人体血脂,可以有效预防脑出血,还具有抗炎作用。
荞麦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铬、磷、钙、铁、赖氨酸、氨基酸、脂肪酸、亚油酸、烟碱酸、烟酸、芦丁等。荞麦含有的镁、铁、锰、锌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谷物丰富。荞麦含有丰富的镁,能促进人体纤维蛋白溶解,使血管扩张,抑制凝血块的形成,具有抗栓塞的作用,也有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锰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荞麦中的某些黄酮成分还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另外这些成分还具有降血糖的功效。
荞麦不仅营养全面,而且富含生物类黄酮、多肤、糖醇和D—手性肌醇等高活性药用成分,具有降糖、降脂、降胆固醇、抗氧化、抗衰老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
在我国,由荞麦加工制成的食药用产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米面类、茶饮类、调味类、酒类、保健品、医药及医药原料类等。
中医认为,荞麦味甘、微酸,性寒,归脾、胃、大肠经,有健脾消积、下气宽肠、解毒敛疮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肠胃积滞,泄泻,痢疾,绞肠痧,白浊,带下,自汗,盗汗,疱疹,丹毒,痈疽,发背,瘰疬,烫火伤等,有较好疗效。
关于荞麦的功效应用,历代本草医籍及医家多有记载和论述。唐代孟诜曰:“(荞麦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能炼五脏滓秽。”《本草纲目》载:“荞麦,最降气宽肠,故能炼肠胃滓滞,而治浊带泄痢腹痛上气之疾,气盛有湿热者宜之。”《本草求真》载:“荞麦,味甘性寒,能降气宽肠,消积去秽,凡白带、白浊、泄痢、痘疮溃烂、汤火灼伤、气盛湿热等症,是其所宜。且炒焦热水冲服,以治绞肠痧腹痛;醋调涂之,以治小儿丹毒赤肿亦妙;盖以味甘入肠,性寒泻热,气动而降,能使五脏滓滞,皆炼而去也。若使脾胃虚弱,不堪服食,食则令人头晕。”《本草备要》载其可“解酒积”。《随息居饮食谱》载:“(荞麦)罗面煮食,开胃宽肠,益气力,御风寒,炼滓秽,磨积滞。”可见历代中医应用荞麦主要是用治肠胃积滞。说明荞麦的确是一味有很好的健脾消积作用、善治胃肠积滞的要药。
此外,荞麦有很好的解毒敛疮作用,民间亦有用荞麦治疗疱疹,丹毒,痈疽,发背,瘰疬,烫火伤等皮外科疾病。
综合中国中医药报
责任编辑:李晓(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