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内第一个特殊用途小麦新品种来了科技 [复制链接]

1#

科技日报记者王延斌

在小麦生产由“吃饱、吃好”向吃“健康”转变的重要阶段,提升营养和功能性品质正成为国内外育种领域的重点。现在,肩负提升“营养、品质”重任的特殊用途功能性小麦新品种诞生了。

近日,由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田纪春教授最新育成的特殊用途功能性小麦新品种“山农蓝麦1号”和“山农”(山农黄酮麦1号)获得审定,进入推广种植和加工应用阶段。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山农”是国内审定的第一个高黄酮小麦新品种。

“功能性小麦品种就是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活性成分,可调节人体有益代谢或满足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同时可以作为日常食物原料的无毒副作用的小麦品种类型。”田纪春教授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

特殊用途功能性小麦品种是全世界小麦育种的新趋势。年,世界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上提出了“营养导向性农业”的概念。年,我国发布《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首次正式提出了“高产稳产品种、绿色优质品种和特殊类型品种”三类品种的要求和标准。

据了解,多年来,田纪春教授带领团队借助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平台,先后开展了小麦黄酮、功能性淀粉和功能性脂类等方面的分析和基因定位,在社会需求该品种类型时,率先育成和审定了多个功能性品种。

其中,今年6月份,该团队研发的糯质小麦新品种“山农糯麦1号”创造了全国特殊用途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经山东省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测定,“山农”麦黄酮含量1.mg/kg,是普通小麦平均含量的3.5-5倍。黄酮类物质是小麦籽粒中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扩张血管、抗菌消炎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重功效,对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和肿瘤等疾病有一定疗效。该品种田间表现良好,株型半紧凑,旗叶上举,较抗倒伏,穗长方形,顶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越冬抗寒性好。在—年特殊用途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2公斤,比2个对照品种分别增产5.27%和4.13%;在—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公斤,比对照品种分别增产4.28%和4.20%。

“山农蓝麦1号”,经过3年的区域和生产试验,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籽粒因糊粉层含有大量蓝色花青色素而呈深蓝色,富含多种色素和VE、VB等多种维生素,有清除人体内自由基,维持血管正常渗透压,改善心肌营养和抑制癌细胞发生等生理功能。该品种半冬性,株型较紧凑,叶片深绿,旗叶上举,抗倒伏,长芒、白壳、蓝粒,籽粒半角质,越冬抗寒性好。在—年特殊用途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48公斤;成功—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17公斤,皆比对照品种增产2%左右。

此外,田纪春教授课题组培育出的“山农”,年在全国单设的河南省抗赤霉病区组通过审定(豫审麦0034)。该品种-年参加多省赤霉病鉴定,抗赤霉病均达到中感、中抗水平。-年参加河南省抗赤区组品种比较试验,-年进入河南省抗赤霉病区组试验,因产量和抗病性突出,-年第二轮区试并直接被选入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公斤。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和《健康中国行动(—年)》等政策,明确指出“鼓励研发生产符合健康需求的产品,增加健康产品供给”,为营养导向型农业和功能农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