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甘麦大枣三味药,活用草麦提疗效 [复制链接]

1#

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现代学者认为,“脏躁”反应了机体心脾两虚、肝气不调的失和状况,表现为内脏机能亢奋的状态,多为阴血亏虚,精微不继,导致脏腑机能不得不强行调动起来,以作维持。这种病态的亢奋,会带来一些精神心理问题,如心烦易怒,遇上一点小事心里就犯堵,失眠多梦,没事就喜欢哀声叹气,动不动就想哭,要是受点刺激挫折,马上就泪流满面,甚至悲观厌世。在各种压力日益加重的当下社会,假如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适,男女老少都可能会出现“脏躁”。上班一族,不是劳心就是劳力,容易耗血伤精。阴血亏虚,肝失所养,肝气郁结,情志不遂,如不能自我缓解则易致失眠多梦。

甘麦大枣汤虽然只有3味药,却可以发挥滋养心阴、补益性情、调畅肝气的作用。其中小麦甘凉,养肝补心,除烦安神。甘草甘平,补养心气,和中缓急。大枣甘温质润,益气和中,润燥缓急。三药合用,甘润平补,养心调肝,共奏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之功。

一些医生因其组方简单,药不似药,故对其功效存疑。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善用甘麦大枣汤,认为它是一张简、验、便、廉的好方子,不仅能治妇人脏躁,男女老少(如小孩夜啼)用之也都有效。邓老除常用本方以治脏躁病及心脾不足的失眠证之外,对于一些病情比较特殊,不易用一般辨证理论加以解释而有心脾虚象的,往往喜用此方,或与其他方合用。

症状不同,草麦有别。临证可结合患者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草”与“麦”,效果会更好。当烦热比较明显时,如有口干舌燥、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者,可以用生甘草,补虚的同时兼能清热;若以精力疲惫、乏力倦怠、舌淡脉细等为主,可选用炙甘草,侧重于温补脾胃,益气和中。至于“小麦”,通常用小麦的成熟果实就行;而当阴虚夜间盗汗严重时,则可用小麦未成熟的干瘪果实即“浮小麦”取代,益气除热之余还可以敛汗、止汗。

甘麦大枣汤虽然平和,性味温顺,适应症广泛,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的,如果舌苔厚腻,体内有痰湿者则不宜服用或合方使用。

甘麦大枣汤原方治疗失眠验案

张某,男性,28岁,工人。

平素能睡,但梦多,并常做恶梦。近值夜班,白天难于入睡,少睡即醒,初时精神尚好,未有其他不适。现值日班,晚上仍难入睡,每晚仅睡二小时左右,白天精神较差,并时觉头晕,食欲较差,大便结,舌苔薄、尖红,脉弦细。

诊为阴虚脏燥,阳浮于外,夜不入阴而致失眠,用甘麦大枣汤治疗。处方:甘草三钱、小麦一两、大枣十枚,给药3剂,患者疑而不走,经再解释,才疑惑而去。

复诊:患者喜告,服药后能睡,但仍梦多,续服10多剂,梦亦很少,以后未见患者复诊。

本文摘自《香山名老中医医论医案医话精选》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香山名老中医医论医案医话精选》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本书收载了广州中医学院建院时伤寒考研室首批老师程祖培,岭南针灸名家李尘,医院建院五老余子修、周伯姚,雷金允,黎兆初,唐国华等等中山名老中医的医论医案医话,部分还加了编者按,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赖海标,男,广州中医院*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肾病科)学科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会感染与炎症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第三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中山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曾荣获广东省基层优秀中医工作者、医院医疗业务管理优秀工作者、中山市十杰市民、中山市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等称号。年9月创建“赖海标经方医学工作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