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玉米市场仍然在顽强上涨,但是涨势已和10月中旬相差很多,出现明显的上涨乏力的迹象。从10月26日玉米市场的情况看,截止到上午10:30分,上涨的企业减少到8个,产有5家企业出现下跌。
上涨的企业当中,涨幅最大的是寿光金玉米,每吨上涨50元,执行价为元/吨;滨州西王上涨40元,执行价元/吨;吉林梅花生物上涨40元,执行价元。另外几家企业下调10-20元不等,可以今天的上涨与前几天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此外,市场下调的5家企业当中,河南的2家企业孟州华兴、孟州鑫河阳均下跌50元,收购价也都双双下调到元/吨;另外3家企业下调6-20元不等。具体情况,详见附表:
从当前的玉米市场形势上分析,目前的玉米价格可能是春节前的最高价格,从现在开始到年2月12日(春节)这段时间,玉米价格应以震荡行情为主,最高1.30元/斤的玉米价格很可能是玉米年前价格的“天花板”。具体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供给方面,持续放量。一是新粮上市会越来越多,马上进入11月份,主产区东北玉米收获进度会加快,预计会在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迎来玉米销售的高峰时段。
二是进口玉米,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21年度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量料将增长,预计总进口量在万吨左右。同时,截止10月8日我国已订购美国新季玉米万吨,刷新了历史纪录。
第三,近日玉米期货也是高位滞涨,指数触及元/吨高点后,连续连续3天小幅回落,预示着行情已经接近尾声。
二、需求方面,脚步放慢。进入第4季度,尤其是11、12这两个月,企业生产也处于收尾结阶,企业生产节奏放缓;同时由于前段时间积极采购,多数企业库存量上升,收购愿意下降。
三、资金方面,日渐紧缩。一方面,临近年终岁末,农民兑现的愿望会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进入12月份之后,金融部门、企业都将进行年终决算,资金流动量下降,处于一年当中偏紧的时间段。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会加速农民卖粮,也会抑制企业收购能力。
从上述多个维度分析,玉米短期内很可能会进入一个休整期,价格上冲的可能性不大,震荡调整或许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但是从中长间看,在国际粮食危机、玉米缺口明显、生猪产能快速恢复等大环境下,预计年3月份以后,玉米价格大概率会出现一波上涨,整体突破1.3元应该没有悬念,并有进一步冲高的动能。
在玉米行情的带动下,小麦、水稻、大豆等价格也将出现新的高点,因为:
一是当玉米价格进入1.25-1.30元区间的时候,由于三方价格大范围重叠,会有一定数量的稻谷、小麦对玉米构成替代消费,进而推进小麦、水稻价格上涨。
二是生猪产能的全线恢复,将拉动包括小麦、水稻、大豆在内的粮食价格上涨。再加上库存小麦、稻谷面向饲料企业的定向销售,对价格有一定的提振。下面是10月26日小麦价格:
三是在第四季度,是面粉消费、优质水稻消费的旺季,按照以往经验,在此期间小麦价格、优质水稻价格会有小幅上涨。下面是最新水稻报价:
综合分析来看,春节前水稻价格大约还会有3、4分钱的上涨,籼稻价格有望达到1.30-1.45元/斤,粳稻价格达到1.35-1.50元/斤。小麦价格全面进入1.25元-1.30元的价格区间也概率较大。
以上为个人看法,仅供参考。(文/三农广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