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河南汝阳县三屯镇东保村文明风吹开幸福花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初期怎么用药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9060890.html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郭振华)“你看人家闫素英家的孩子多争气,一个考上了研究生,奖了元,一个考上了本科大学,奖了元,人家都是咋教的。”“可不是,人家那孩子真有出息,我得让俺那孙子也好好学习,将来也考上好大学……”近日,在河南汝阳县三屯镇东保村召开的表彰大会上,该村51名考上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学生受到表彰,表彰金达10.2万元。据介绍,像这样的表彰大会,东保村已连续召开了33年。

“作为我村一年一度的盛大‘村节’,大会不单单只表彰学有所成的学子,还会对近一年来的村里的‘好婆婆’‘好媳妇’‘优秀党员’‘道德模范’等各种模范给予嘉奖。”该村党支部书记丁建胜介绍说,虽受疫情影响,今年的表彰大会推迟举行,但这丝毫未降低村民们的热情和得奖带来的喜悦与骄傲。

近年来,东保村家风正、民风淳、村风和,村民收入不断增加,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集体兴,经济旺,打牢致富根基梁

“你看,这是咱村新买的智能喷洒农药的飞机,听说一个钟头能打来亩地,真神奇!”这是东保村土地流转后,为发展高效农业新添置的“秘密武器”。据介绍,东保村耕地亩,人均不足0.6亩。年,东保村“两委”改变传统土地经营模式,以每年每亩地补偿斤小麦的方式从群众手中流转土地,经过一年的尝试,让广大群众尝到土地流转的“甜头”。年,全村23个村民小组近亩土地实现全部流转,打破户与户耕地之间的边界,变“户家经营”为“小组经营”。连片大面积种植,帮助该村顺利实现农业机械化,极大的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出比。接下来,东保村集体还购置收割机、耕种机、拖拉机、播种机、青贮机、免耕机、臂展式打药机、喷灌机、打捆机等大型农机具20台,成立了众诚农机专业合作社,促使农业种植成本进一步降低。

为发展村集体经济,东保村两委还内挖优势,外借“东风”,持续壮大养殖产业。该村农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每年产生大量秸秆,禁烧压力比较大,村“两委”因地制宜利用本村回族群众拥有牛羊养殖技术这一优势,大力发展牛羊养殖产业,即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有效解决了秸秆禁烧难题。同时,该村积极争取省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4万元,修建占地32亩、棚舍面积达平方米的牛羊养殖场和2个青贮池。自投产以来,已出售成品肉牛头,羊只,盈利一百余万元。在此基础上,村里还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直接与市场对接,实现养殖规模不断壮大,净利润不断提高,形成稳定的产业链。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余万元。

人心齐,泰山移,勤劳致富出成绩

“不同的人,管不同的事,合理规划,人尽其才,是东保村选人、用人、激发干群创业热情的关键……”丁建胜还介绍说,东保村先后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养殖专业合作社、众诚农机专业合作社,不同专业合作社分别交给不同人管理;全村流转的土地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集中统一管理。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两委”与合作社负责人、村民组长签订年度目标合同,超额完成目标的给予奖励,达不到预定目标的由本人出钱予以弥补。

同时,为了调动各村民组的积极性,村里还拿出亩土地按比例分给各村民组经营,收益作为村民组工作经费。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东保村种植模式不断优化,循环农业初见端倪:“4月份种生姜,6月份收小麦、种玉米,9月份收玉米、种旱稻”,群众基本实现了“四季有活干、月月有收入”。农忙季节群众可以到村里干活,村里按照男人一天80元、女人一天60元的标准发放工资。麦收、秋收时,村里养殖场按照市场价收购群众运来的秸秆。年底,村里还根据每户出工情况,在原有工资基础上,再予以现金奖励和分红奖励。村会计刘跃志说:“这么一系列措施下来,村干部、组长、群众千方百计都要从各自负责的那块要效益,没人再敢偷懒;多劳多得,不劳不得,所有人的积极性都一下子提高了”。

环境优美的学校

账目清,数目明,共同致富一定行

村级账目不清、开支不明一直是农村普遍存在、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一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村委委员刘跃志也给出了东保村解决之道。“我们村严格遵守村账镇管,同时坚持组账村管。通过‘四议两公开’,村里选出了由离任村干部、党员、组长组成的理财小组。村里开支时,村委先申请,监委会审核,最后经理财小组复核无意见后才能到镇财政所报账。组里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开小组会,组长针对每一笔开支都要向群众予以说明。每个季度村账组账都要张贴公示,接受全体群众监督”。连续多年来东保村都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问及经验,刘跃志直言不讳:“人多事杂,村干部的确受委屈;但只要做事秉承公心,一心为民其实也很好干。为他们干事多了,多出力了说话自然有人听了。我们村有红白事,都由组长负责。有事了向组长一说,只要符合规定,组长出头亲自给张罗、亲自给你办,不用户家操一点心。”

一村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东保村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带领周边村共同致富。每年秸秆回收旺季,十里八村的群众都把秸秆送到东保村养殖场,其中周边村的贫困群众赵武战单秸秆清运一项一天就能收入余元。今年,东保村计划扩大养殖规模,由于前期效益可观,周边村都计划把集体经济资金投入东保村养殖场,真正实现“强村”带“弱村”共同致富的目标。

家和家风馆

你带头,我拥护,齐心共走小康路

村干部带头干,村容村貌换新颜。东保村已实现户户通水泥路,村庄得到绿化,田间道路和渠道全部硬化。年投资30余万元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升改造,高标准打造会议室,内置投影仪、音箱、75寸大电视、笔记本电脑等办公器材,为开展各式活动、服务群众提供了阵地保障。年秋,投资20余万元进行田间道路和村小学校园绿化,栽种梧桐树棵。

老有所居、老有所养。年,村里投资万元,建起占地面积2.6亩,建筑面积平方米的老年幸福院,共有住室24间。每间住室均配备有卫生间、厨房厨具、床、衣柜、桌凳等生活必需品,免费为60岁以上的空巢和孤寡老人提供居住,确保“老有所住”;娱乐室有电视、活动室有棋牌,确保“老有所乐”。此外,每年为全村65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元至元不等的生活补贴和医疗补贴。从年开始,村里还为45岁以上的村民统一缴纳养老金,确保“老有所养”。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年,为东保小学无偿划拨建校用地8.5亩,投资万元,建筑面积平方米的三层崭新教学楼已建成。东保村率先实现了村内幼儿免费入园,为学生统一购置校服,并对考上高中、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学生分别发放0、、、元不等的奖学金;关心在本村小学、幼儿园任教教师,提高福利待遇,每月发放生活补贴元,年底还对优秀老师进行表彰。

东保村幸福院

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投资32万元,在老年幸福院南侧,建成占地2平方米的党建文化广场,设置党旗台、铁艺及不锈钢党建宣传栏等,营造浓厚党建氛围。同时,在党建文化广场上搭建戏台,配备健身器材,为该村党员群众开展活动、娱乐提供了良好阵地,极大地丰富了东保村党群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乡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新建和乐家园新型社区,建成商铺间,打造融餐饮、休闲、个体服务为一体的商贸一条街,便利群众生活。

香菇基地

传承好家风,弘扬正能量。投资8万元,建成占地平方米的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的家风家训馆,传播好的家风,带动好的民风。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带动,评选先进人物,树立良好的家风。近30年来,东保村坚持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等评选活动,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余人次,同时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优秀党员等评选活动,对评选的先进典型给予物质奖励,广泛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带动大家学先进、敬先进、做先进。

现代化养牛厂

扶贫车间

挣到了钱、种好了地、管住了人、算清了帐、用对了钱!近年来,三屯镇东保村村风和谐、民风纯正、家风和睦,先后荣获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市委“河洛党建计划”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平安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汝阳县三屯镇党委书记李爱霞说,下一步,三屯镇将全面推广“东保经验”,在各村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全域提升”,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向善的邻里关系,全力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富美和谐村镇建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