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治好的可能 http://www.txbyjgh.com/m/提案号:号
提案人:李进步
提案类别:经济建设
提案理由
1、打造种业强市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列为经济工作八大重点之一,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我市是农业大市,是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率先布局开展种业强市战略意义重大。
2、打造种业强市是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近年来,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先后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具备将宿州打造成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粮袋子”“菜园子”“果盘子”的基础条件。“科技兴农,种业为先”,无论是粮食安全、优质蔬菜还是绿色水果,都需要有优质的种源作为先天条件。一直以来,我市种业市场需求巨大,常年小麦种植面积在万亩左右,需种子约1亿公斤,常年大豆种植面积在万亩左右,需种子约万公斤,常年玉米种植面积在万亩左右,需种子约万公斤,蔬菜、甘薯、花卉等种植面积也相当可观,仅辣椒杂交种子制种面积就在5万亩以上,保守估计,全市种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
3、打造种业强市我市具备良好基础条件
我市除被授予“两区一园”国字号农业招牌外,还被认定为安徽省小麦、大豆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及国家级大豆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具备开展良种繁育的先天条件。“十三五”以来,全市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自主选育通过审定的农作物品种共计42个,其中小麦18个、玉米15个、大豆7个。目前,宿州市农业科学院拥有育种的种质资源丰富,有小麦种质资源份、玉米种质资源份、大豆种质资源份及胡萝卜种质资源份,是全省拥有国家级农作物试验站数量最多的市级农科院,科研力量、科研成果、科技贡献等综合水平在全省市级农科院所中居第一位。目前,全市现有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企业68家,萧县还被认定为全国“辣椒制种第一县”。以上这些为创建现代种业强市提供了不可比拟的优势。
4、打造种业强市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现代农业事业蓬勃发展,成绩斐然,但仍然离农业强市的目标差距甚远,原因之一就是近些年我市种子产业化发展滞后,种子产业已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只有做大做强我市种业产业,才能助推我市打造农业强市,实现乡村振兴。目前,我市种子产业存在以下短板:一是种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不够强,选育优良新品种的能力较弱。我市新品种的选育仍以常规育种手段为主,利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开展新品种选育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二是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种业发展重视程度不够。水果、蔬菜、畜禽等地方优势产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力度不足,特别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形势严峻。三是种子企业多而不强。我市种子企业数量多,大企业少,企业育繁推一体化水平低,商业化育种尚处起步阶段,90%以上的种子企业没有育种能力。
提案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
建议市委市政府把现代种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以打造种业强市为目标,组建我市现代种业科技创新联盟,聚焦小麦、玉米、大豆三大作物和蔬菜、畜牧、水果产业,打造农作物育繁推一体化种业联合体,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优势种业基地,助推种业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支柱产业,力争到年,全市种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在省内基本确立种业强市地位。
2、加强种业高层次人才引进
建议由市科技局牵头,引进大豆育种专家、南京农业大学盖钧镒院士团队来我市科研合作,在我市设立国家大豆育种分中心,布局建设国内一流的生物育种平台。支持市农科院依托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提升分子育种科研能力,高质量开展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争取在我市建设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
3、加强标准化种子繁育基地建设
建议由宿州市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标准化种子繁育基地、市农科院提供技术服务共同打造助推乡村振兴的种业基地样板,通过带动辐射,确保我市良种覆盖率%。
4、加强优质种子企业培育引进
建议通过本土培育和招商引进相结合,着力打造1-2家航母型种业领军企业,培育一批聚焦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具有较强行业竞争力的重点种业龙头企业,引导其在种业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重点环节上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撑或服务。
5、健全种业监管和保障体系
建议主管部门强化种子行政许可、种子质量和种子市场监督管理,规范种子市场秩序,完善种业全程可追溯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督和日常执法,严厉打击套牌侵权、无证生产、制售假劣种子(种苗)等违法行为。建立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固定监测点制度,拓展市场监管面,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来源:市政协提案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