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百年风雨兼程,百年风华正茂。洛阳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涌现出众多优秀共产党员,红色基因深深融入洛阳城市血脉中,成为滋养万千河洛儿女的精神食粮。红色,已经成为河洛大地最鲜明的精神底色。
洛阳红,是红色热土的红
在洛阳这片红色热土,始终熊熊燃烧着不灭的红色火种。中共洛阳组、洛八办、抱犊寨……这些革命遗址见证着河洛大地的沧桑巨变,激励着河洛儿女风雨无阻、坚毅前行。
中共洛阳组
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标志着河南工人运动进入了新阶段,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而河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就在这次大罢工后应运而生。
中共洛阳组的成立,像一粒种子,在中原大地生根发芽,历经磨难茁壮成长。沿着陇海铁路,中共洛阳组将党的火种洒满中原,党组织在中原大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河南的革命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洛八办
年10月至年2月,此院为八路军驻洛办事处所在地(简称洛八办),洛八办是我党我军设在国统区洛阳的公开机关,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向我们讲述着曾经的革命岁月和红色故事。
院内有一口老井,洛八办在撤离前,为躲避特务搜查,工作人员把一些不便携带的军用物品及各类证明身份的证章等悄悄投到井中。年,文物部门从井内清理出抗战文物余件。
洛八办的电台,从建立之初到最后撤离从无中断,为及时执行党中央、八路军总部的各项指令,为党中央、八路军总部提供重要情报和信息,为河南地下党组织有效开展工作作出突出贡献。
抱犊寨
抱犊寨曾是个匪窟,匪首谢润玉与国民党勾结,挟匪盘踞山寨,与人民为敌。年、年、年,我军3次攻打抱犊寨,最终彻底解放抱犊寨,余名官兵在战斗中牺牲,“三打抱犊寨”成为豫西解放史上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焦裕禄事迹展览馆
焦裕禄事迹展览馆位于中信重工厂区,这里曾是焦裕禄工作和奋斗的一金工车间。
九年的熔炼,九年的成长,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器厂(现中信重工),为建设工厂、干好工厂,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孕育形成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洛阳红,是发展红红火火的红
“一五”期间,国家项重点工程有7项布局于洛阳。如今,洛阳加快产城互促,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民生福祉不断提高。
洛阳城区
“十三五”以来,洛阳生产总值先后迈上亿元、0亿元两大台阶,成为中西部地区唯一年生产总值突破0亿元的非省会城市。年,洛阳生产总值(GDP)达到.4亿元,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7和1.7个百分点。
小麦丰收
年,全市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9万吨,同比增长5.9%。
洛阳城区高楼林立
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3.7%。
国内首台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洛阳造
洛阳连续三年获得“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督查激励,系全国第二个获得该项“三连冠”的地方。
中国一拖大力推进“5G+智能工厂”建设
洛阳累计三次入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名单,入选次数位居全国第三。
在神舟十二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环节,洛阳特重轴承有限公司的精密雷达天线轴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大桥挺立、高铁飞驰……从高端装备到精密仪器,从重大工程到基础材料,在一件件世界瞩目的重大成果中,“洛阳制造”几乎从未缺席。
洛阳地铁1号线
今年3月28日,洛阳地铁1号线开通初期运营。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中,第一个获批建设地铁、第一个完成单条地铁建设的城市。“洛阳地铁洛阳造”,是洛阳地铁的又一大特色和品牌,彰显了洛阳对自身城市产业配套的自信。
洛阳红,是文化火爆“出圈”的红
洛阳,八大古都之一,丝绸之路、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十三个王朝的荣辱兴衰在此上演,五千年历史文明在此起源,历史文化名城,是洛阳的一张亮丽名片。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
央视中秋晚会在洛阳举办,站上这一“顶级流量”的舞台,洛阳“圈粉无数”。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遍地”博物馆,是洛阳城独特的标签。漫步大街小巷,一抬头,或许就会和一座博物馆不期而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家博物馆,其中,三级以上博物馆12家,博物馆总数和三级以上博物馆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老君山
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五个国家5A级景区,洛阳每一张城市的“名片”都分量十足。凭实力火爆“出圈”,洛阳一次次迎来“高光时刻”。
一朵花一座城,洛阳因牡丹而享有“牡丹花城”的美誉。目前,洛阳牡丹已形成了9大色系、10种花型、多个品种。一年一度的牡丹文化节30多年来长盛不衰。第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4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亿元。
洛阳红,是每个人心中的红
读党史、唱红歌、践初心、办实事……在洛阳,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从学生到老人,每个人在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党情。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历史是一个精神宝藏,应该被后人时刻铭记于心。在洛阳城市书房、图书馆,处处可见群众学习党史的身影。
企业把党支部建在项目上,让党旗飘在工地上,全力助推项目建设。
工人王俊英用一双巧手剪出剪纸作品,讲述红色故事、描绘美好生活,表达着她对党的热爱、对祖国的深情祝福。
洛阳多名画家历时半年多创作百米长卷《河洛儿女心向党》,展现了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洛阳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书写了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嘹亮的歌声,鼓舞人心!洛阳人以音乐回望党的悠久历史,唱出对党、对祖国的深厚情谊。
77岁老党员宋金堂从24岁时开始收集我党历史资料,并举办了一场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展览,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党一路走来的光辉历程,热爱我们的党。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孩子们用歌声、琴声、画作……向党致敬,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洛阳街头,随处可见摆放庆祝建党百年主题造型,洛阳人用自己的方式庆祝建党周年。
传承红色基因,着力建强副中心、加快形成增长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洛阳将越来越红!
(策划:席倩倩赵彤彤图片来源:洛报融媒记者曾宪平鲁博梅占国张怡熙李卫超刘冰张光辉潘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