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给小麦这么一加工,价格能翻好几倍河南一 [复制链接]

1#

河南商报记者付首鹏通讯员杨灿辉文/图

麦稍黄,碾馔香。时近小满,临近洛阳市孟津县城的城关镇朱庄村,村民们又开始了加工碾馔的生意。

5月16日,孟津县城关镇第三届碾馔节在朱庄村文化广场开幕。在接下来的约20天时间里,这个靠做碾馔在当地闻名的村庄,或将收入百万元。

小碾馔办起大节会

朱庄村做碾馔有上百年的历史,过去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人们把没有成熟的麦子收割回来加工成碾馔以救饥荒。

而没有想到的是,改革开放后,碾馔成了朱庄村村民的致富产业,当地政府还为此办起了节会。

河南商报记者在碾馔节现场看到,面积约平方米的朱庄村文化广场上,摆满了各种加工、销售以及教碾馔做法的摊位,前来逛碾馔节的村民络绎不绝。

现场,数架由机器带动的石磨转动不停,石磨上堆积如小山一样的青麦堆儿,在石磨一圈圈的转动中,变小再变小,最后成了一根根绿中带黄、黄中透绿的碾馔。

围观的人们并不打招呼,时不时地从石磨下,抓起一把刚做好的碾馔尝鲜,而做碾馔的人也并不阻拦,“这都是自己地里种出来的,尝尝不值啥。”

朱庄村党支部书记朱亚静介绍,因为办碾馔节,他们村的碾馔产业也更有了名气,一些来自郑州、洛阳等地的人还慕名开车前来购买碾馔。

全村靠卖碾馔收入近百万

朱战号是朱庄村最早一批从事碾馔加工销售的村民。靠着做碾馔,他家里盖起了三层小楼,买了车,还在县城买了房。

“我做碾馔快40年了,那时候是想赚俩零花钱补贴家用,没想着做碾馔会给我家带来这么多变化。”朱战号说,碾馔是季节性食品,每年只有20天时间加工销售。为了延长碾馔的销售时间,去年他投资2万元建起一座小型冷库,“存了斤青麦,

多做了一个月时间,当年就把建冷库的钱赚回来了。”

今年朱战号连带承包地共种了25亩小麦,都将用来做碾馔。他说,今年的情况一亩地大概能产斤小麦,现在碾馔价格每斤8到10元,比卖麦子强得多,“加上冷库存一部分青麦,今年下来赚八九万块钱,应该问题不大。”

“朱战号是村里做碾馔的大户,目前在大户的带动下,全村余户群众有50多户做碾馔。”朱亚静说,朱庄村有余亩耕地。其中亩被村民种上了小麦,三分之一左右都被村民用于碾馔加工,每年靠卖碾馔差不多能为村民带来80万到万元的收入,昔日穷人家的救命麦,成了村民们的致富粮。(首席编辑华丽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