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快到小麦收获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跨区作业的农机手就开始保养机具,准备跨区收麦,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进步,成就了新时代的现代麦客,从南到北,一路北上,打的就是麦收的时间差。
过去10多年,中国的农机手提供小农户的机械化作业服务,在自己挣得收益的同时,也帮助了农村实现机械化耕种的夙愿。但是据宝哥观察,近三年随着农机的饱和,同一地区的麦收进度不断加快,农机手的收益也一落千丈,跨区作业似乎不再是个能挣钱的香饽饽。
首先从农机保有量来说,近几年,各地小麦联合收割机增速迅猛,保有量直线式上升,年全国小麦联合收割机仅44.1万台,年猛增至94.37万台,6年内翻了一番还多,年增加到.84万台,而到年进一步增加近万台,已经处于过饱和状态。
其次,从农业农村部历年发布的麦收进度上看,同一地区收获时间由以往的7天左右缩短为5天左右,然后又到3、4天。而在去年,有些农机手甚至刚到目的地,麦田里就光秃秃一片了。
最后再来看看跨区作业机手的收益,年之前,小麦联合收割机单机单季跨区作业收入多的能赚到8-9万元,、年单机单季作业收入也有6-7万元,到、年只能挣到3-5万元,而今年不少跨区作业的机手估计单机收益在2-3万元,整体情况一年不如一年。
众所周知,小麦跨区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是三个条件,一是小麦成熟由南向北、由西向东有明显的时间差,二是小麦最佳收获时间短,一般只有四五天时间。三是本地小麦联合收割机数量不足。而现在第三个条件已经不能满足了,并且随着小麦收割机本身喂入量的增大,本地的收割机可能都面临着吃不饱的情况,跨区作业就更是难上加难。
实际上,收割机如果不跨区,快速回本会很难,所以如果是新手想入行,宝哥建议一定要谨慎再加谨慎,养收割机可以挣钱,但是已经挣不了大钱、快钱。而对于已经入坑的老司机,今年一定要提前签订老客户的订单,打有把握的仗,同时也要善于发现一些新的跨区作业路线。作为农机手的你,今年跨区你们准备好了吗?
以上就是今天为您梳理新闻内容,更多内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