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郑州市农业农村部门调度,截至10月24日16时,全市已腾茬面积.23万亩,整地.74万亩。小麦已播种.87万亩,占预计面积的55.5%。全市麦播进度过半。
受“7·2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和持续降雨影响,全市部分农田持续积水,土壤含水量较大,无法及时腾茬整地,进而影响小麦播种进度。为扎实推进麦播进度,市农委多管齐下,积极推进麦播工作。
一是做好积水地块排水。市农委多次印发文件,开展实地指导,各地分类施策,调动设施设备,积极排出农田积水。已经排出积水,但明显湿渍的地块,组织乡村两级开沟散墒,尽快降低土壤湿度,力争不影响小麦播种。积水面积较大的中牟县,采取领导分包乡镇的方式,指导开展排水作业。市农委帮扶工作队分包积水较为严重的中牟县韩寺镇,目前工作队由一名县处级领导带队,已经全部到位,正在开展工作。
二是扎实开展技术服务。针对“7·20”暴雨灾害以及近期持续降雨天气对小麦备播的影响,市农委组织农技、土肥、植保等专家制定并印发了《年麦播技术的指导意见》、《郑州市-年冬小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郑州市年麦播期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意见》,做好麦播技术指导。并积极开展农资执法行动,推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保障“三秋”农资供应。
三是做好农机保障工作。全市组织各类农业机械35万台套,其中拖拉机10万台,小麦播种机2万余台,以利于散墒抢播为目标,按照“宜松则松、宜耕(翻)则耕(翻)”的原则,及时开展深耕、深松作业,加快过湿农田散墒降水,确保冬小麦适期抢播、提高机械化播种质量,为明年夏粮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四是落实晚播措施,种足种好冬小麦。针对播期可能推迟的情况,突出抓好晚播小麦“四补”措施落实,确保既种得上、又种得好。“以种补晚”,将晚播地块种子调整为耐迟播早熟的弱春性品种;“以好补晚”,大力深耕粑压、精细整地,适当浅播,播种深度控制在3厘米左右;“以密补晚”,按照播期每推迟2天增加1斤种子的要求,引导农民适当播种量;“以肥补晚”,继续推行测土配方施肥,适当增加底肥用量,做到氮磷钾平衡施肥,肥力偏低麦田适当增加前期氮肥施用比例。
责任编辑:王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