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为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铁力市科协特别开设“追寻科学家精神”专题,讲述中国位科学家的故事,为中国共产*百年华诞献礼。
金善宝
(“中国科学院院士、农学家”)
金善宝,著名育种学家,农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曾经参与创建九三学社,担任过九三学社第六、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系第一、二、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金善宝为中国培养了几代农业教育、科研和生产管理人才。早期育成的“南大”、“矮立多”等小麦优良品种,最大年种植面积达多万亩,为中国小麦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后又发现并定名了中国独有的普通小麦亚种-云南小麦。他主编的《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志》、《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等专著,集中反映了建国以来作物科学,特别是小麦科学的发展与成就。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金善宝一生潜心致力于小麦科学研究,为中国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出小麦异地加代繁育的设想,经过多年努力,取得成功。一年可繁育三代,把春小麦新品种选育的时间从十年左右缩短到三四年,成为中国小麦育种工作的里程碑。“南繁北育”成为农业科技界广泛应用的术语和育种方法。“文革”中,想方设法按计划继续科学研究工作,筛选出经过地理差异、自然变化、病害考验的具有广泛适应性“京红号”小麦良种,在10个省、市、自治区的29处评比试验中,24处平均亩产第一,其中有些平均单产超过当时风靡世界的墨西哥小麦的一、二成。年推广种植60万亩。上个世纪80年代,他和他的学生、助手们又育出春性小麦新品种,金善宝自撰或组织编撰有大量论著,在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成绩斐然。
金善宝选育的“南大”小麦良种,具有早熟、抗条锈病、抗吸浆虫、秆强抗倒、穗大粒饱、适应性广和一般配合力好等优点,因此,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第一次品种更换时,种植面积最大的良种,而且是30多年来中国小麦杂交育种中最主要的亲本之一。根据《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一书的记载,它的直接和间接衍生品种有98个,分布在中国7个大的麦区,其代表性品种中,冬麦有“石家庄34”、“徐州14”、“郑州3号”、“内乡5号”、“大丰”,“万年2号”、“安徽9号”、“蜀万8号”、“绵阳4号”、“鄂麦6号”、“凤麦13”,春麦有“京红4号”、“科春5号”、“甘麦7号”、“藏春6号”等。
20世纪60年代初,进行春小麦新品种选育和加代研究,采取“北方春播一高山夏播一南方秋播”,实现一年繁殖两代或三代小麦,大大缩短了小麦新品种选育的时间,先后培育出“京红”和“京春”春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在早熟、抗病、丰产、子粒品质等方面赶上和超过墨西哥小麦。
50年代中期以后,他结合小麦的种类和分布研究,根据品种的生育期、阶段发育特性、幼苗、植株、穗部和籽粒性状,参照原产地的自然环境、耕作栽培制度和生长期间的气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又将中国小麦确定为14个生态类型。
人物轶事
1敌特的枪口前
抗战爆发后,广大麦区被侵占,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祖国在灾难中呻吟,他的心流血了!战争的现实告诉他,人民需要粮食,前线需要粮食支援,人民在召唤他,尽快培育出更多的良种。为了搜集小麦良种,他每年利用暑假,到农村调查。年夏,他和助教蔡旭一起,各自坐了一个滑竿,沿嘉陵江、涪江北上,去四川北部松潘一带农业考察。当他们俩人到达平武县时,县长去重庆开会了,由秘书接待了他们。几天后,他们离开了平武,向松潘方向前进,天快黑了,突然从路旁窜出来五六个人,拿着手枪对准他们,恶狠狠地喝令:“打开行李!接受检查!”但是,这帮人翻来翻去,也没有翻出什么结果。金善宝愤怒地抗议:“你们无故检查,是何道理?”他们拿出一张平武县*府的通知,上写着:“中央大学教授金善宝、助教蔡旭,在县*府留住期间,翻地图、查县志,有汉奸嫌疑。”原来金善宝是中央大学有名的进步教授,他的行动经常受到监视,这一次川北之行,被怀疑是共产*的密探,才遭到非法扣留。但是,任何破坏、干扰都不能阻挡金善宝听从人民的召唤!任何威胁、恐吓,都不能动摇金善宝培育小麦良种的决心!这一年,他对四川全省的小麦品种进行了系统搜集和整理,对中大进行一系列的比较试验,从南京到重庆,历时6年,表现甚佳。并与四川农业改进所合作,把中大分发到该所各试验场进行区域适应性试验,成绩优异。年秋,中大和矮立多两个小麦良种同时在四川省推广。
2大轰炸下完成研究论著
那时,日本飞机经常来重庆轰炸,空袭警报一响,学校马上停课,机关、商店立刻关门,大家扶老携幼地去防空洞躲避。由于防空洞里又潮又黑,空气不好,躲空袭时,大家都在防空洞口,只有来紧急警报时,才进入防空洞内。但常常是,空袭警报响了两三个小时之后,敌机并没有来,空袭就解除了。这样,躲空袭就要占去很多时间,金善宝觉得躲空袭太浪费时间了。他想到自己的家就在防空洞山下,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家里做点工作,等紧急警报来了之后再去防空洞不迟。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习惯。年8月22日,空袭警报又来了,金师母在防空洞口听说今天要来轰炸中央大学的消息,急忙派大女儿下山去叫他,过了半小时左右,没见他们来,又派二女儿下山去催,左等右等,还是不见父女3人的踪影!这时候,紧急警报的声浪已经一阵紧似一阵地鸣叫起来!金善宝刚刚放下手里的工作,准备动身时,敌机已经在他家的屋顶上盘旋了!在中央大学丢了几个炸弹,炸弹爆炸的风浪掀起了他家屋顶的瓦片,炸弹爆炸的碎片,落在了他家的小院里。他急忙把两个女儿藏在桌子底下,躲避弹片的袭击。有人问:空袭警报时,金善宝在忙什么呢?原来,他的作物学讲稿,他的两篇重要论文,年发表的《中国小麦区域》和《中国近三十年来小麦改进史》,都是在重庆大轰炸的威胁下写成的。
3贫病交困中发现云南小麦
由于国库空虚,物价飞涨,早已民不聊生,大学教授的生活与抗战前相比,也一落千丈。金善宝一个人的工资,要维持一家6口的生计很不容易,没钱买菜时,只好倒点酱油淘饭吃;至于穿的,自然更不能讲究了。一次他因公外出,突然感到肚疼难忍,到处找不到厕所,只好见人就问,谁知来人并不搭理他的问话,却用一种极其蔑视的目光,上上下下打量着他,声色俱厉地反问道:“你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到这里来干什么?”金善宝又急又气,这时候他才想到,自己穿了一件破长袍,因而被人看不起,竟然连上厕所都要受到审查了!
那时,金善宝是年年有病,走路拐杖不离手,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旦见到他,会很惊讶地说:“金善宝,你还不差嘛!”言外之意是,以为他早已去见上帝了。当时,中大农学院有五老,即梁希、邹树文、李演恭、汪德章和金善宝。金善宝年纪不到50,满头白发,也被列为五老之一。但是,贫困与病魔并没有使金善宝屈服,他一心牵挂的仍然是他的小麦科学研究。
当年抗日烽火初起之时,金善宝从云南征集的小麦品种中,发现有一类小麦品种性状特殊,穗形细长而稀疏,无芒,白壳或红壳,穗轴坚硬而易折断,小穗紧靠穗轴,角度很小,小穗从穗节下部折断,籽粒和颖壳难于分离,脊上有锯齿和侧脉,种子横切面呈三角形等。从植物学分类上看,它与一般普通小麦的穗轴坚韧不易折断有较大差异,也不同于斯卑尔托小麦。
年,他带着病弱之身,去云南实地考察,走遍了澜沧江流域,登上海拔米的高原,发现该品种的主要产区分布在云南省西部澜沧江西南,包括镇康、双江、云县、缅宁及腾冲等县,海拔均在0~米之间。通过考察,他一共搜集到这种小麦15个品种,后经多方研究,他将其命名为“云南小麦”,确定其为普通小麦的云南小麦亚种。
编辑丨孙祥宇
审核丨刘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