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麦最后一次浇水,应该选择在什么时候呢快 [复制链接]

1#

麦田种植过程中总共需要浇水4次,分别是:麦田浇水、越冬水、返青水和灌浆。一般而言,小麦最后一次浇灌指的是灌浆,浇灌的时间应根据小麦的长势而定,但多在每年的4~5月。

麦子作为一种禾本科谷类粮食作物,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小麦的产区面积很大,小麦产量的高低,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不同于水稻,小麦一生所需的水分不如水稻多,属于旱地作物,但在特定时期仍需要一定的水分,小麦播种后,只要土壤湿润,水分在75~80%,小麦出苗后,就可以很好地生长。麦子一生中要浇3~4次水,分别是越冬水、返青水、灌浆水,有些地方麦子播种时,土壤很干旱,长时间不下雨还容易造成出苗不整齐,还要加上一次蒙头水,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水分是先轻后重,最后浇水在我国并不完全相同,因为我国南北跨度较大,小麦进入抽穗期的时间不同,浇水时间也不同,最后浇水,应掌握在麦子抽穗期。

而在黄淮小麦种植地区,在小麦生长后期,经常会遇到又干又热的天气,俗称“干热风”,如果土壤缺少水分,小麦就无法承受,又干又热的天气条件,往往会导致小麦提前死亡,说得好听叫早熟,说得好叫早熟,以前的老农民遇到这样的现象叫做“麦熟一晌”,这就是干热的天气造成的,早熟的小麦容易出现籽粒饱满度下降,千粒重下降,导致产量减少,防止干热风的最好方法,就是适当地保持土壤水分,不要太多,不要太少,如果有一种喷灌设备,在晴天下午的时候喷水,让土壤保持湿润但不粘。

麦子在灌浆期,不能大水漫灌,大水漫灌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有些淤泥层,灌一次大水,几天不能进地,若遇风稍大一点,麦子就容易倒伏,众所周知,小麦一旦倒伏,麦子的叶片严重重叠,不能透风透光,麦子就不能产生足够的光合营养,麦子不饱满,产量和质量都严重下降,在收割机收割时就很麻烦,及时收割的费用增加,人家收割机也不愿接这样的活。

北部沙地小麦种植时,水分向地下渗入较快,可在小麦灌浆前后浇水,最好7~10天浇水一次,浇水时要看天,看天气预报,无雷雨无大风,选择晴天浇水,当天浇水,当天渗水,第2天人就能入地,小麦后期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防干旱防热风,防倒伏,补充叶面肥,增加小麦千粒重。

麦田进入灌浆期后,可通过喷洒叶面肥防止干热风的出现,一般,结合“一喷三防”,麦田有麦蚜的地方,可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1%尿素溶液+天量+倍液吡蚜酮+倍液丙环。首先用药,然后浇水,小麦生长后期,有这样一种说法,“小麦后期管水当先,成天见湿见干”,很形象地描述了小麦后期对水分的需求状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