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 http://pf.39.net/bdfyy/bdfzj/小麦是我省主要小春作物,目前已进入孕穗抽穗阶段,由于冬季气温偏高,生育进程比常年加快7天左右,有些品种甚至已经开花。据调查,我省多地都有小麦条锈病发生,且明显比往年严重。在防控新冠疫情当下,应加强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等重要病虫害的防治,同时做好小麦赤霉病的监测和防治准备工作。
一、小麦春季“三病一虫”为害特征识别
小麦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后形成鲜黄色疱状物,即夏孢子堆,与叶脉平行排列呈虚线状,散出的粉末通过空气传播,叶表皮破裂导致蒸腾失水,致叶片干枯。
小麦白粉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幼嫩叶片和叶鞘为主。在叶面形成近圆形的粉白色霉堆,表面有一层白粉,遇外力或振动即可通过气流传播。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近几年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有些田块病穗率可高达70%以上。主要在小麦扬花期染病,初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渐扩大至整个小穗→穗轴→整个麦穗,形成枯白穗,病穗上可见大量粉红色霉层,感染后的小麦由于被真菌毒素污染,人畜食用后会中毒。
麦蚜类:俗称腻虫、蜜虫,以成虫、若虫刺吸危害。苗期多集中在叶背、叶鞘及心叶处为害,被害叶呈浅黄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发黄,甚至整株枯死。小麦拔节、抽穗后,多集中在茎、叶及嫩穗上为害。穗期为害,造成灌浆不足,籽粒秕瘦,千粒重下降,品质降低。麦蚜在为害时还分泌蜜露,造成叶片表面形成黑色霉层,影响光合作用。
二、防治技术要点
加强预测预报,达到防治标准,宜采用统防统治。
1.农业防治此期应加强开沟排湿。
2.药剂防治孕穗开花期是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的爆发期,提倡一喷多防,采用机动喷雾器、无人机等药械高效作业。建议在齐穗期,将杀虫剂+杀菌剂+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合并施用,达到防虫、防病、延衰老的效果。每亩用磷酸二氢钾g,0.01%芸苔素内酯10ml,条锈病、白粉病可选择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戊唑醇等,赤霉病可选择氰烯菌酯、氟唑菌酰羟胺、氟环·嘧菌酯、氟环唑·吡唑醚菌酯等,蚜虫可选择吡虫啉、阿维菌素等。以上喷雾药剂在实际应用中可加入激健增效剂后,农药减量20-30%使用。
三、注意事项
1.防治标准:条锈病病叶率达到0.5%~1.0%,白粉病病叶率达到10%,纹枯病病叶率达到10%,蚜虫百茎蚜量头或蚜株率20%,要及时喷药防治。
2.除一喷三防外,针对部分感病品种或重病田块,应在此之前增加一次药剂防治。条锈病、白粉病下部叶片发生较严重,注意喷雾时喷头尽量下压。
文/图: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张敏、龚国淑、樊高琼、陈华保、罗丽雅
编辑:范莉
审核:闻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