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影响当前小麦价格的因素及后期走向潇湘晨 [复制链接]

1#
急性白癜风 http://nb.ifeng.com/a/20190918/7727689_0.shtml

当前小麦玉米双双回落

玉米持续落价。近期玉米行情可谓是让人大跌眼镜,部分市场主体本以为玉米能突破1.6元大关的,谁知转过头来玉米持续低迷,不管是东北还是山东玉米行情都迎来了持续大跌,而近期河北、河南也跟风下跌,玉米总体行情已跌破1.5元。

玉米的行情下滑,一方面是前期的超涨,透支了未来的上涨期限,而随着市场恢复正常状态后,玉米行情出现了降温,基层抛售的现象又在接连增加,更是让玉米价格绷不住了,结果造成了行情持续低迷。

当然,玉米价格的下滑,也是因下游的替代效应明显所影响的。据悉如今的饲料企业中玉米使用量已从60%降至10-15%,而小麦、稻谷替代率则是增加到50%,这样就可减少成本,从而让玉米需求减弱。

当然,近期生猪的存栏恢复幅度有所减缓,低体重猪加快抛售,这也让玉米的消费需求迎来了接连下滑中。在养殖端抛售速度加快的背景下,饲用消费需求也有所抑制,因此玉米价没有了支撑,近一周跌幅达到了30-50元/吨,预计短期内还会小幅下滑。

小麦也跟跌。小麦和玉米行情一直是一荣俱荣的,在年时,小麦曾卖出了1.元/斤的高价,其主因就是玉米的价格疯狂上涨,带动了麦价的反弹。不过每当玉米下跌后,要不了多久,麦价也会受影响而低迷。

尽管近期的小麦临储拍卖需求还算可以,刺激了麦价的反弹,然而这两天小麦行情却变了天,价格出现了一定低迷。

影响近期麦价的其它三个不利因素

一是面粉过剩。如今的麦价之所以高挺,并不是受面粉涨价的影响,反而是因青黄不接的缘故,企业提前收购小麦,才没有让小麦大幅度下滑。而如今面企的面粉产能过剩,尽管学校开学,采购量增加,但年前的库存依旧没有消化一空。短期内“麦强粉弱”的局面很难改变,麦价如果持续高企,那面粉的利润可就非常低了。

二是临储拍卖投放量大。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小麦的临储拍卖就一直没停止过,其主要目的就是限制小麦的涨价,弥补饲企的需求,从而避免了小麦行情的进一步反弹。

这周的小麦拍卖中,投放了万吨临储小麦,其成交率高达50%以上,不过这其中主要是饲企拍卖得多,毕竟目前饲企和玉米的价差达到了-元/吨,采用临储小麦有利于降低成本。而临储的大量投放,必然也会减少年小麦的采购量,价格很难得到刺激。

三是养殖降温。近期肉鸡、蛋鸡养殖业正在去产能,而生猪产能恢复受阻,这就意味着养殖行业的需求低迷,对小麦的行情也很难刺激。同时,目前麸皮价格已降至0.8-0.9元/斤,相比年前的1元以上,确实降了不少,也意味着饲企对麦麸的需求低,养殖产业萎靡,因此短期内麦价上涨难。

其实在往年,3月份开始小麦就迎来新一轮的上涨,对那些贸易商来说,也趁机将库存小麦卖出市场,从而赚取更高的利润。然而,去年小麦收购成本就高,储存费用也很高,如今价格依旧没什么变化,贸易商也在抱怨亏大了,早知道不如春节前卖出去。

不过大家也别有太多悲观情绪,主观预计从4月份开始,麦价应该迎来一定的反弹上涨。一个是小麦临储只剩下0多万吨,降至多年来新低,小麦作为口粮,临储是不会直接拍空的,按照一个月万吨的拍卖,这么多小麦又能坚持几个月呢?

还有就是面企对年小麦的需求比较高,临储小麦主要是用于饲用,随着4月份青黄不接时刻来临,企业库存减少,必然会带动小麦迎来一波反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