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麦收时节麦子的馈赠 [复制链接]

1#

央广网北京6月3日消息(记者沈静文四川台记者李慧娟三台台记者刘洪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截至6月2日,我国夏粮主产区小麦收获进度已超过两成半,日机收面积达多万亩。广袤慷慨的麦田,除了是口粮的来源,还可以是什么?中国之声特别策划《麦收时节》3日推出:《麦子的馈赠》。

麦子收割,是什么声音?这些稀疏的割麦声出自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东溪初级中学的学生们之手。割下的麦子,被学生郑重地装进口袋,也有调皮的孩子兴奋地挥舞金色的“火炬”。到这个时候,他们的劳动课,刚刚过半。

5亩地收了斤小麦,这个成绩让校长说出来有点不好意思。但学生们举着木耙翻动麦子的耐心和期待,和种粮大户如出一辙。也是在四川,距离东溪初中的孩子们一百多公里,“95后”女农机手肖玉雪有自己的麦田记忆。

这里是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金石镇。

肖玉雪:今年收成好,小麦亩产能达到-斤。

肖玉雪今年27岁,看过繁华的城市,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

肖玉雪:力气不足,不过现在还好,这方面机械弥补了不少……

肖玉雪和丈夫在金石镇流转了多亩土地,搞起了家庭农场。为了增加产量,从翻耕机到收割机,从三轮车到植保无人机,肖玉雪学了个遍。

已是仲夏,这一季的麦子,颗粒归仓。

记者:今年小麦种了多少?

肖玉雪:种了一百七八十亩,收了5万多斤小麦,都有专人来收,卖了有7万多元钱。今年丰收,很高兴。

这个夏天,肖玉雪收完自家一百七八十亩的小麦,还给本村和邻近村落累计亩麦田提供农机服务。沉甸甸的收获和不负初心的豪情,这是麦子的馈赠。

麦子还赠予她什么?肖玉雪总会说起小时候看见父母劳作的场景,她会想到父母久久不能直起的腰身。农机开得带风,肖玉雪知道,双手深深插进泥土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收割机激越行进的节拍里,这些稀疏的割麦声仍然会被记住。那是我们和麦田最初的联结,那是我们的孩子收到的特殊一课。

距离芒种(6月6日)还有3天。此刻,四川万亩小麦收获基本结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