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的农民打农药的时候,会往药桶里加一点点 [复制链接]

1#

夏秋季节是农作物相关病虫害的高发期,在合理调整化肥与有机肥施入的同时,最直接有效的措施还是喷施农药。农民在药桶里加入适量的醋,这样就能够促进作物恢复长势吗?通常情况下是确实有效的;加入醋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药水中有机物的成分,同时也能将中和水当中的钙、镁等超标成分从而提高农药的药效。

在农业种植生产活动中,化肥、农药都是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农资物料;很多人以为有机绿色种植就是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现在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也备受重视;但是只要是科学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不对农作物造成肥害、药害,将作物产品的*性残留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就并不会影响食品的安全和品质。农民在种植庄稼、蔬菜和水果的时候,为了防治病虫害,就必然会使用到农药。

一、农药加醋是否会降低药效发挥?

醋就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食醋,是一种使用很广的食材和调味作料。不论是白醋还是黑醋,它们的基本成分都是相同的;醋是以高粱、小麦或者大米等粮食作物发酵加工而成的呈弱酸性的有机物质,它是由氨基酸,乳酸,多种有机酸和矿物质组成。食醋加入到农药当中会不会产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肥效呢?只要不是强碱性的农药,那么就不会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也就不会降低药效。

二、加醋喷施农药就一定有助于作物生长吗?

一般来说并不建议农民在打农药的时候都加入食醋,因为除了考虑农药的成分之外,还需根据兑水的水质、土壤的有效成分以及农作物的实际长势而定。有的土壤墒情较好的农田里打农药,要是加入了食醋就很有可能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能,从而不利于作物生长,严重的还会对土壤造成破坏作用。打药的时候是加入的自来水、河水还是井水,它们的矿物质成分也是不一样的,擅自加入食醋也可能不利于药效均衡发挥;而作物的营养供给本来就很充足的情况下,加入食醋也可能导致旺长。由此可知,加醋打农药并不一定会提高作物的产量。

三、需要加入多少用量的食醋才更为合理?

首先要以食醋的类型而定,白醋和黑醋的区别在直观上是颜色不同,成分结构来讲黑醋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如果不是作物防治病虫害的特别需要,还是建议使用少理的黑醋兑入在水当中、搅拌之后再倒入农业混合喷施。为了降低药害,水与醋的使用比例应该控制在:1左右,也就是尽量的不去改变水的酸碱度;通常情况下,一桶水最多加入50克左右的醋就足够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