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麦白粉病发生重需单独防治 [复制链接]

1#

建湖县吴华4月27日来小麦抽穗50%时,结合防治小麦赤霉病每亩用多·酮(含多菌灵35%、三唑酮5%)克、43%戊唑醇20克防治白粉病,用药3天没什么效果,小麦白粉病发生还是很严重。他问,还能用什么药防治。

多·酮是多菌灵与三唑酮的混配剂,其中的三唑酮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防效。登记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含多菌灵35%、三唑酮5%的40%多·酮产品,一般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为~克,折合每亩用制剂75~克。戊唑醇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均有较好防效。该药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一般每亩用纯药6~10克。适期施用上述配方,折合每亩用三唑酮纯药7.5克、戊唑醇纯药8.6克,对小麦白粉病应该有较好防效。

小麦白粉病在我省每年都有发生,但一般发病较轻,主要在防治小麦赤霉病时用药兼治白粉病。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麦类病害研究专家陈怀谷介绍,今年我省小麦白粉病发生期较早,在小麦拔节后不久就开始发病,部分地区的感病品种上发生较重。小麦白粉病发生对温度和湿度条件要求不高,一般温度在15~20℃、有适量降雨易发病。今年小麦生长前期雨天较多,温度条件也适宜,是导致小麦白粉病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小麦白粉病发生严重的情况下,不能靠结合防治小麦赤霉病用药1~2次兼治,还应单独用药防治。三唑酮是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常用药,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多年,部分地区的白粉病病菌对其有较强的抗性,但主要是在淮北等施药时间长、用药次数多的地区,其他地区白粉病病菌还没有对其产生较强抗性,可以使用。氟环唑、嘧菌酯、烯肟菌胺等药近年来表现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防效。

除用对药种适期防治外,还要注意施药技术要到位。目前大面积小麦开始灌浆,田间郁蔽度高,施药应用足药量和水量,一般每亩加水30公斤,注意喷透植株下部叶片。发病严重时,间隔7~10天再防治一次,以提高防治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