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麦起源地的争议只是中国学者在自high [复制链接]

1#

如果说水稻起源的争论是一个国际性的学术问题,那么小麦起源的争论就更像是一场中国学者发起的单方面战争。西方有个成语叫“茶杯里的风暴”,比喻那些看似很严重、实则不值得认真对待的东西,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学者看来,小麦起源的争论恐怕就是这么一场“长城里的风暴”。

这多少可以理解。在中国,水稻和小麦是最重要的两种谷物。虽然现在玉米的产量要高于水稻和小麦排第一(年中国玉米产量为.16亿吨,稻谷产量为.06亿吨,小麦则为1.6亿吨),但在01年之前,玉米产量不及水稻,在年之前也不及小麦,可以说完全是个崭新的“暴发户”。更何况,相当一部分玉米都拿来喂牲畜或做工业原料了,仅就直接食用的主粮而言,水稻和小麦在中国的冠亚军地位仍然是无可撼动的。

更有趣的是,除去东北地区之外,水稻的主要栽培地在中国南方,而小麦的主要栽培地在中国北方。尽管二者的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两侧出现重叠,但这个在国人心目中显然归属于“南方”的地区的居民仍然以稻米为主粮。这样一来,稻和麦的对立就成为中国南北文化区别的最大象征。每当号称面向全国的中央电视台在春节期间使劲宣传饺子这种典型北方食物的时候,总有一些习惯吃汤圆贺岁的南方人觉得隔膜,甚至忍不住要吐槽。而在年,《科学》杂志更是刊登了一篇争议性论文,声称水稻和小麦的不同栽培方式深刻影响了中国南北居民的心理素质,让南方人更倾向于集体主义,而北方人更倾向于个人主义。

既然水稻和小麦在中国是这样两种充满文化象征意义的主粮作物,有那么多爱国的中国学者竭力要论证它们由中国人独立驯化,也就不足为奇。经过上百年的争论,水稻的起源地终于基本确认是在中国南方,让很多人颇为欣慰。但是对于小麦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历史悠久的西方谷物

小麦和水稻同属于禾本科。除去热带地区一些罕见陌生的种类外,整个禾本科可以分成势均力敌的两大支。一支的名字叫“PACMAD”,是由它所包含的6个亚科(顾名思义是科的次级划分单位)学名的首字母拼成的;另一支的名字则叫“BEP”,也是由它所包含的3个亚科学名的首字母拼成的。

小麦和水稻都属于BEP支,不过分属于不同的亚科。水稻所在的“E”亚科(皱稃草亚科Ehrhartoideae)和另一个“B”亚科(竹亚科Bambusoideae)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演化,但小麦所在的“P”亚科(早熟禾亚科Pooideae)却勇敢地离开了热带,向温带、寒带和高山地区开拓,从而成为禾本科中最大的亚科。茫茫欧亚草原上的优势草种针茅,以及草地早熟禾这种中国北方最常见的草坪草,就分别属于两个各有几百种的世界性大属——针茅属(Stipa)和早熟禾属(Poa)。禾本科的学名Poaceae就是由早熟禾属的学名而来。

针茅(S.capillata)在欧亚草原上非常常见。图片:shutterstock.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