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课笔记碳水化合物营养与谷物使用 [复制链接]

1#

蓝谷论坛第6期

10月22日下午,由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主办,华信共享智库承办,蓝谷中微独家冠名的“大型公益系列直播——说透饲料技术那些事”第6期“碳水化合物营养与谷物使用”的直播论坛圆满结束。在这场直播中,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外务校长明根教授受邀分享了主旨报告,新希望六和集团饲料研究院副院长李勇博士、温氏股份研究院饲料营养技术中心执行总经理谭会泽博士受邀针对相关热点话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分享交流,畜牧饲料行业资深技术总监吕明斌博士全程进行了精彩主持。

以下是蓝谷中微的王庆玲博士整理的直播中的技术要点和干货,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借鉴。

谷物(如玉米、小麦、大麦、高粱、稻米等)是饲料主要能量来源,其中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特性、抗营养因子和陈化年份对其养分利用率具有较大影响。

此次直播的主讲嘉宾将从如何有效消除抗营养因子,如何科学使用陈化粮,保障饲料产品的品质和饲喂效果展开阐述,以期为谷物饲料相互替代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报告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饲料碳水化合物概述;淀粉;非淀粉多糖;糖类以及目前的挑战和未来的机会。

1.饲料碳水化合物概述:谷物干物质中含有75~85%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淀粉和非淀粉多糖形式存在。植物蛋白原料含有高水平的碳水化合物,多数是非淀粉多糖,例如,豆粕干物质中就含有35%的碳水化合物。

只是通过粗纤维间接考虑碳水化合物,真纤维=非淀粉多糖+木质素。虽然碳水化合物在饲料中占比很高,但是我们对之了解甚少;主要的挑战是缺乏可以信赖的真纤维以及非淀粉多糖的数据库;如果我们对饲料原料中这一半的养分不加以重视,那么饲料行业这种挑战仍将继续。

2.淀粉:猪禽日粮中含有40~45%的淀粉。消化率上的细微变化就会对能量产生显著影响。

淀粉特性:

化学特性---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营养---快速消化淀粉和慢速消化淀粉;

物理---抗性淀粉,如包埋淀粉、回生淀粉、退火淀粉、损伤淀粉等。

淀粉只有两种化学形式,包括直链(糖淀粉)和支链(胶淀粉)。饲料淀粉主要来源于谷物。通常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值是25:75,然而,在某些谷物中变异很大,两者的比值可以影响消化率(蜡质玉米中支链淀粉含量几乎达到99%以上)。

淀粉有A和B两种颗粒;不同的谷物AB比值及颗粒大小各异;有些谷物,如高粱,淀粉与蛋白紧密地嵌合在一起;对于物理特性如颗粒大小、蛋白体与淀粉消化率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不同的谷物,颗粒形状不一,分布也不一样。

抗性淀粉主要是以下四个来源:(1)未粉碎或半粉碎谷物,其细胞壁结构还完整,淀粉酶无法与底物接触;(2)淀粉颗粒比较大的原料,如生土豆和香蕉,因接触面积小,又缺乏与淀粉酶的亲和性,淀粉消化速度慢而不完整;(3)在加热冷却过程中产生的耐高温、半晶体状的抗性淀粉,叫回生淀粉;(4)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形成的抗性淀粉。

对于动物来说,淀粉是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因此淀粉的消化率显得格外重要。而影响淀粉消化率的因素有很多,如:内在特性、加工、抗营养因子、家禽因素、疾病等。

淀粉是猪禽饲料主要的能量来源,其消化率受很多因素影响,所以营养师需要格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