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曾是主流粮食作物的高粱,为什么也越来越少人种植了?你还种吗?
你们小时候吃过高粱饭吗?或者是用高粱做的一些小吃呢?
估计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吃高粱饭了,甚至有不少人还会疑问:高粱不是用来酿制高粱酒的吗?怎么还能当饭吃呢?
其实他们有这样的理解也不奇怪,因为在今天很少有人把高粱当成粮食来吃了,并且和过去相比种植高粱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这是为什么呢?
高粱的小简介
大家也知道在我国古代有五谷,现在也常说五谷杂粮、五谷丰登,而高粱也是五谷之一。作物我国传统的五谷之一,高粱是禾本科高粱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它具有耐湿耐旱,也耐盐碱等特点,可以说它对土地的要求不太高,在我国南北方都适合种植,种植也是比较简单,尤其是适合用来轮作。
当然了在古代的时候高粱被广泛种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是一种粮食作物。高粱经过脱壳以后就得到了高粱米,而它在古代就是曾被当成主粮来吃。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说高粱看起来就口感不好,吃起来更是有涩味,可是以前的高粱用途很广泛,除了当粮食吃,还被加工成为多种小吃和美食,像以前农村制糖做糕点基本都是用高粱,尤其是好些“高粱食材”更是糖果糕点的主要原料。
在我国广大的华北地区就很适合高粱生长和种植,就曾大面积种植高粱,它也因此获得了“救命粮”的称号。因为在当时高粱这种作物具有旱涝保收的优势,对于穷苦人家来说,种点高粱就能让家里人吃上一段时间,虽然味道差一些,但至少不会挨饿。
而说起高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那就是它还是酿酒的原料,像现在家喻户晓的高粱酒就是以高粱为主要原料的。
不过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粱的种植面积和年产量都在不断的下滑,在年的时候我国高粱的总种植面积已经跌到了万公顷,而到了年的时候只有49万公顷了。10年以后的年的高粱产量相比于年的时候只有18%了。
这个在农村生活的朋友们最清楚,笔者的家乡十多年前还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高粱,它是农村常见的农作物。而现在只有极少数的农民零星种一点,在有些地方甚至都已经看不到人种植高粱了。也因为种植的少了,有些孩子现在居然不认识高粱了。那为何高粱现在没人种了呢?
高粱种植减少的原因
第一:高粱的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
高粱虽然具有旱涝保收的优势,也耐干旱和盐碱,对土地的要求不太严格,抗病性也较强,但是它却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产量不高。
高粱的亩产也就是几百斤而已,产量高一些的能达到七八百斤,而产量低的就是三四百斤了。如此低的产量,却要投入不少的人力和精力,还有化肥、农药、种子等,可是它的价格却并不高,因此经济效益越高,农民的种植热情不高,而是纷纷选择其他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
其次,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过去农民大量种植高粱,可不是为了卖钱,主要是为了填饱肚子,当时是把高粱当主粮来吃的。然而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不再需要高粱来当“救命粮”了。
再加上高粱本来口感不好,吃起来味道要比水稻、小麦等差很多。因此高粱作为粮食的地位已经边缘化了,自然种植面积少了。现在有些农民种植它,也主要是用来自家酿酒的。
最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高粱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如今基本不把它当主粮吃了,可是却被大量用来酿酒、做点心等领域。
可我国的高粱产量明显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就需要从国外进口。相比于我国种植的高粱,从国外进口的高粱价格会更有优势,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大量种植了。
数据统计在年我国高粱的进口量突破了0万吨,占到当时全世界高粱交易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昔日的“高粱种植大国”如今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高粱进口国。
像高粱这样曾被大量种植,如今大量依赖进口的农作物还有不少,比如曾在南方大量种植的木薯,如今也大部分依靠进口了。也是因为从国外进口的价格比本国自己种植更有优势。
各位粉丝朋友,你们还种高粱吗?在你的家乡种植高粱的农民还多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