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www.bdfyy999.com/国家粮食和储备局5月19日发布信息称,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分别为每50公斤元、较去年相比上涨了2分/斤。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要求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各地要按党政同责要求,多措并举开展市场化收购,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
就问你们这样够不够官方?
国际主粮期货涨了60多个点,国家最低收购价才涨了俩点
一斤小麦提高2分钱,按照现在小麦每亩产斤,这样算下来亩产小麦较去年相比多卖个22块钱。
今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数据现实,农村军民消费今年来同比上涨2%,其中食品1.9%,非食品2.2%。
现在通俗了来讲就是按照这个数据,消费上涨了2%,那小麦的价格也是上涨2%。
上涨以后,全国上千亿斤的总产值对国家来讲,收购的时候的确需要多花几十亿元,但是,但是平均到每个农民之后也就农忙的时候买几瓶水的钱。
这就是农民为什么不愿种粮食的原因。
农民出去务工,与在家种地对比一下。
其次是种地:
小麦种子补贴后大概4元/斤,一亩地大概需要25斤左右,这是元。
耕地机元/亩
从耕种到收获大概需要打2-3遍农药,每次30元左右,就按60元
每年中间浇水,一次需要50元/亩
收麦机按照50元/亩
可以算账了!
总支出:
+50+++60+50+50=元。
总收入:
每亩地按0斤,按1.4元算,每亩元。
纯利润:
-=元/亩
我们按照种植,打药,施肥,浇水,收割。每样一天计算,共需要5天。
而农民工现在在外务工按照每天元计算(这都是少的)。X5=0元
种小麦纯利润约:元。进城务工:0元
这就是现在农民的基本想法。现在在家农村种地的,有几个年轻人,中年人?
我们现在说一下现状。
现在是农资价格涨得太多,肥料,农药,收割成本等,导致的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足是硬伤。
如果搞日本农协那一套,大米价格7块一斤,城市目前大量的失业和低收入群体受不了。
不搞日本农协那一套,即使粮食价格收购长期高于国际粮价,小农经济下,种田还不挣钱。
搞工业在地化的乡镇和县域经济,吸收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在当前的经济体制下,竞争不过沿海。
搞农业人口向区域中心城市转移,人口吸纳不足,留不下来。
怎么办?问题总是要来的,解决问题无非就是个成本问题:成本是多少,由谁来承担的问题。
其实现在这种涨价,根本影响不了大局,老百姓早就知道种田不赚钱了,就是图个安心和在家里没有事情做。
等这一波还留在村里的人慢慢老去,下不了田了,我想现在年轻人怕是自己田都不认识了,更别提种田这种系统性长周期性久的工作了。
简单说,国家为了压制CPI、保民生,越是贴近日用消费的东西越不让涨,这是国家意志。
现在农民收入过低,这个可以通过其它方法来调节,但是粮食价格是国本,远不是大家说得这么轻松。
可以这么说,粮食价格,就是国家用来“维稳”的重要手段。粮食是压倒一切的大问题。粮食稳,则天下稳;
粮食乱,则天下乱。这也是为什么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粮食跟电力、水利仍然要实行“统购统销”的原因。
要维持高成本、低价格的优惠,生产者和消费者就必然要牺牲一方。
粮食的根本作用是吃,要吃,就必须得花钱购买,为了保证人们能消费得起一日三餐,国家只能通过行政手段来压低粮食价格,那么被牺牲的只能是粮食的生产者。
讲实话,中国粮食价格的稳定得感谢中国农民的无私奉献(“无偿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