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料造假行为有哪些?
香菇栽培主要有木屑、麦麸、石膏三大原料,这些东西看起来都很平常不过,很难想象就这么普通的原料也有人去造假。造假者发了不义之财,却会导致菇农种植失败或产量下降。那么木屑、麦麸、石膏等培养料都有哪些造假行为?该如何辨别呢?
01
木屑造假
木屑造假行为有哪些?
一是掺杂杨木、桐木等很泡的木材,这些木材虽然无害,但与栎木相比营养成分低,出菇产量不高。二是掺杂松木、杉木等含油脂木材,这些木屑不适宜菌丝生长,需要经过特殊处理才可用,混在栎木屑中影响成活率。三是往木屑里大量掺水和沙子,这等于直接缺斤少两,购买的木屑大量缩水,一斤木屑当半斤用。
该如何预防和辨别?
一是要认真检查。首先要看清是什么木屑,严防用杂木屑替代栎木屑,用木工厂木屑代替专业加工木屑,甚至含有油脂木屑;其次要看是否掺假?是否有其它物质。二是要过秤。不说逐一过秤,起码要随机抽查多秤几次,避免缺斤少两。三是要打探木屑来源,确保木屑来路正当。那些生产过程受污染的木屑可能导致不出香菇。四是尽量不在雨后买。天刚下过雨,就送来的木屑,很可能是在路上淋过雨的,木屑吸水能力很强,会增重很多,这时买木屑等于多花钱买水了。
02
麦麸造假
麦麸造假行为有哪些?
麸皮对菌丝和菌菇的生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培养料中虽然占比不大,但麦麸价格却不便宜,且逐年走高。每到生产季节,麦麸皮供应紧张,造成不法商人惨杂兑假。
一是掺杂滑石粉、钙粉等。二是掺杂稻壳、锯末、花生糠等。三是用劣质麸皮代替优质麸皮,以次充好。
该如何预防和辨别?
可以通过闻、捏、拍、看等方法来加以甄别:一闻:新鲜的麸皮有淡淡的麦香味,质量次的麸皮没有这种味道,甚至有臭味。二抓:用手抓来感觉麸皮的水分,干的麸皮,用手抓紧后松开,麸皮立即就会散开,散开慢的,说明麸皮含水分大,易发霉。三拍:用手拍打不开封的成袋麸皮,如果落下白色细粉,则里面掺有滑石粉。或者将手插入麸皮中再抽出,如果手上沾有白色粉末,容易抖落的是残余面粉,不易抖落的是滑石粉、钙粉。四看:抓一把麸皮放在手掌上摊开,若麸皮滑而细小,并且有绿黄的颜色,则里面定是掺有稻糠。或者用手抓起一把麸皮使劲搓,如果成团,则为纯正麸皮,如果手有涨的感觉,就应怀疑有稻壳、锯末、花生糠。部分菇农购买的麸皮,真正麦麸皮含量不到40%。麦麸造假,直接造成菌棒营养物质不够,严重影响出菇质量和产量。
03
石膏造假
石膏造假行为有哪些?
石膏是食用菌生产中一种常用的经济型添加剂,含量虽少,但在培养基中发挥着较大作用。石膏造假也颇为严重。石膏别名硫酸钙,有二水、半水和无水之分,二水硫酸钙称为生石膏;半水和无水硫酸钙称为熟石膏。在食用菌培养基中主要使用生石膏(二水硫酸钙)。
一是用大理石粉(碳酸钙,CaCO?)冒充石膏。因为无论从颜色、形状来看,大理石粉和石膏具有极强的相似度,属于典型的高仿山寨货。二是用脱硫石膏代替天然石膏。脱硫石膏是工业生产中的一种副产品,成本极低,以前在未用作石膏砖之前几乎属于废弃物。其主要成分和天然石膏相同,但含杂质多,更有重金属超标污染的风险。最关键的是成本极低。
该如何预防和辨别?
我们普通菇农在购买石膏过程中,由于相对缺乏专业知识,真假石膏难辨,一旦使用了劣质石膏,引发的损失将是惨痛的。假冒伪劣石膏横行,有什么好的鉴别方法哪?石膏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分子式为:CaSO4˙2H2O;而大理石粉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分子式为:CaCO?;用Hcl实验即可分辨真假,碳酸钙遇酸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而石膏遇酸不反应。
种香菇不容易,出的都是苦力,挣的都是血汗钱,为了能购买到放心、优质的培养料,不被奸商所坑,平时应多学些分辨技巧和专业知识,购买培养料一定要瞪大眼睛,尽量从正规渠道获取,不能贪图便宜,以免吃亏上当。
你知道原辅材料造假行为还有哪些?欢迎文后一起交流。
菇乡人
感谢您的认可和鼓励!